登录 | 注册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数字化赋能与创新实践

4

成果主要完成人

李卓越,柳广鹏,荆辉,战杰,张凯,齐一星,刘玉文,尹辉燕,亓晨,林桂华

项目概况

一、研究背景 国网公司肩负着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随着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也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传统培训模式存在实操训练数字化难度大、资源分散利用低、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挑战。亟需国网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机制优化,破解传统培训模式瓶颈,构建覆盖全场景、全链条的人才数字化培养体系,为国家战略落地与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二、管理及技术难点 资源整合难:11.76万项课件、5641万道题库等海量资源沉睡,分类单一、共享不足。 实训场景复现难:高危高成本作业(如带电检修)难以线下规模化开展,安全风险高。 运营效能低:工学矛盾突出,员工参与度不足,缺乏精准激励与动态评估机制。 管理闭环缺失:培训全流程数据割裂,难以实现“规划-执行-评估”一体化管控。 三、成果先进性及创新性: 创新构建智能生态“PRO”模型,通过平台(Platform)、资源(Resource)、运营(Operation)三大核心要素协同发力,着力于打造新型教育培训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完善国网学堂平台功能,增强权威学习资源供给,提升智慧学习服务供给能力,培育教育培训数字学习生态,加强数字化学习支撑队伍建设,提升平台智慧运营能力等,有效创新了网络培训形式,持续优化了技能人才结构,提升了沉浸式培训体验,形成覆盖“教、学、训、评、管”全链条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 四、可推广性: 该项目具备较强推广应用前景,国网学堂是国内最大的企业级在线学习平台,基于国网学堂开展的能级评价、资质认证及示范省直专区人才培养典型经验做法,其创新探索成果具备在行业范围内示范。形成标准化系统及12项技术规范,为能源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标杆。 五、经济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年均节约培训、印刷等成本1600万元,电子化延伸后年节省2亿元。累计减少人工工时21万小时,效率提升超50%; 社会效益:累计培训超4亿学时,沉淀课件13万项、题库5920万道,年均服务技能认证超10万人次。技师类评价工作有序推进,成功助力29家分支机构,年均服务超10万人次申报人员。线缆实训资质认证已在国网38个基地应用,完成20万人次认证,推动员工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提升”。 六、推动行业进步 项目深度融合前沿技术与行业需求,构建“教、学、训、评、管”全链条数字化生态,破解传统培训资源分散、效能低下等难题。

下一篇:

暂无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