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AI赋能车辆自主识别与协同制动装置应用验证

25

完成单位: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夏甸金矿,徐州易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J-2-***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姚树建,王宁波,赵云,栾同阳,杨辉,孙良涛,翁伟,杜安平,温鲁,兰少东,牟冲刚,庞振兴,邵崇伟,李阳,于广辉,童玉升,李宏大,王星智

项目概况

一、研究背景 矿山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存在粉尘弥漫、光线不足、巷道狭窄等挑战,传统运输管理系统难以实时定位车辆、监管违章行为,且缺乏驾驶辅助和事故追溯手段,安全隐患突出。夏甸金矿铲运机因上述问题亟需智能化升级,以提升安全性与管理效率。 二、管理及技术难点 1.环境复杂性:粉尘、低光照及狭窄空间对传感器精度和系统稳定性提出极高要求; 2.实时性与可靠性:需实现毫秒级人员检测与紧急制动响应,避免误报漏报; 3.多源数据融合:整合4路AHD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多传感器数据,实现全景拼接与精准分析; 三、成果先进性与创新性 1.多技术集成创新:采用360°环视拼接、超声波障碍物分级预警及AI人员检测技术,实现“感知-报警-制动”全链路自动化; 2.智能制动联动:根据车辆行进方向动态调整制动策略(如前进时前方触发刹车,倒车时后方触发),降低误操作风险; 3.自适应优化能力:通过持续采集井下场景数据训练模型,识别率从93%向95%以上提升,系统具备自进化潜力; 4.高环境适应性:在粉尘、烟雾等干扰下仍保持高检测精度,响应速度优于传统系统。 四、可推广性 系统已在夏甸金矿完成井下实测,功能稳定且识别率达98%以上,误报率通过训练持续优化。其模块化设计适配多种矿用车辆,尤其适用于井下、隧道等复杂工况场景,具备规模化推广潜力。 五、经济社会效益 1.安全效益:通过自动制动与实时报警,可减少90%以上因人员接近引发的事故; 2.管理增效:视频记录与违章监管功能助力事故追溯与行为规范,降低管理成本; 3.经济效益:减少事故停工损失,提升运输效率,预计年均可为企业节省数百万元; 4.社会价值:为矿业智能化转型提供范例,助力“智慧矿山”建设。 六、推动行业进步 该装置突破传统矿车被动安全模式,首次实现AI驱动的主动安全防护体系,为矿山行业树立智能化标杆。其技术路径可复制至其他工业车辆领域,推动全行业向高效、安全、智能化方向升级,加速“工业4.0”在传统重工业的落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