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海洋油气数字化融合通讯设备管理系统项目

5

成果主要完成人

许刚强,刘锋,林继斌,林楚华,马连波,向景,杜鑫,彭义东,黎志强,林永昌

项目概况

随着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向深远海加速推进,海上传统通讯设备管理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信科公司在南海东部等海域部署了大量微波卫星设备、5G终端、物联网传感器等设备,但因设备分布广、环境复杂、协议异构性强,传统人工运维方式存在运维成本高、故障发现滞后、跨系统协同不足、应急响应效率低等问题。 信科公司以“数字化驱动、智能化管理、协同化运作”为核心理念,通过整合多源协议解析、智能诊断、自动化运维等关键技术,成功搭建了一套覆盖南海东部海域的通讯设备管理平台。深度融合SNMP、Telnet、RedFish、OnVif等12类工业标准及私有协议,突破传统监测系统单一协议局限。借助分布式探针集群与智能探测模块实现高效数据采集响应,显著提升故障探活覆盖率。同时,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时序数据库”双存储架构,为海量设备数据的实时分析与长期追溯提供高效支撑。 在功能实现层面,系统实现了对2198台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控,并完成1578条通讯链路的深度监控,将海上设施设备纳入统一管理平台。通过视图管理模块,系统支持三维建模,以U位级精度呈现设备背板接口状态,结合GIS与WebGL技术构建三维海域通信态势地图,实现设备位置精准定位与链路拓扑可视化。故障管理模块基于模糊推理算法与三层解析框架,可自动实时告警,误报率较传统阈值告警降低62%,平均故障定位时间缩短至3.2分钟,效率提升46%。此外,系统通过自动化脚本与工作流引擎,可将台风季卫星链路检测频率自动提升至30秒/次,显著增强应急响应能力。 本项目不仅解决了海上设备“不可见、不可控、难维护”的行业痛点,更推动了信科公司深圳分公司从“人工运维”向“智能运维”的转型。项目实施一年后,运维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故障发现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10分钟(效率提升33%),响应时间从20分钟压缩至12分钟(效率提升40%),设备综合可用性达99.5%以上。未来,项目团队将继续深化AI预测性维护、边缘计算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为海洋资源开发的数字化转型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