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天地”一体化巡检技术的新能源场站设备智能运维体系构建
0
完成单位:长电新能有限责任公司,长峡数字能源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J-2-296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闫坤,冉毅川,刘斌,何尧玺,康喆,纪方旭,杨奕帆,李斌
项目概况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双碳”目标驱动下,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扩张,光伏电站运维面临挑战。人工巡检效率低、成本高,难以应对复杂地形及极端天气。同时多源异构设备数据难以互通、设备故障诊断依赖厂商系统等痛点亟待突破。为此,项目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遥感卫星等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运维体系,推动光伏电站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二、技术难点
(一)数据融合难题:无人机、机器人、卫星遥感、气象数据等采用不同协议和格式,数据孤岛现象严重,难以统一接入与分析。
(二)复杂环境适应性:山地光伏电站地形复杂,设备沉降、火情监测需高精度,人工经验可靠性不足。
(三)故障诊断局限性:设备数据割裂,故障特征难以统一建模,诊断依赖人工干预。
三、成果先进性
1.依托智能巡检设备形成动态监测及运营一张网,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及动态感知。
2.基于组件异常、山火异常、电气参数异常等多种算法,对多源数据进行智能融合分析,解决缺陷诊断、线路诊断、沉降监测、山火监测等问题。
3.基于平台开发工单闭环、巡检路线优化等在线化功能模块,推动设备运维检修作业从“人工派单”向“智能推送”转型,实现作业流程的在线化。
4.基于生产统计数据开展智能分析,实现关键核心运营指标的可视化,通过对标对表进行设备状态评估,及时发现生产管理的问题。
四、创新性
(一)集成创新:首次将卫星、无人机、机器人协同巡检与三维GIS、AI诊断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空天地一体化”智慧运维模式。
(二)算法突破:提出多尺度相位解缠、因果关联故障诊断等创新算法,解决复杂环境下数据噪声干扰与多因素耦合问题。
(三)自主可控:项目所使用的硬件设备、安防设备、基础软件、研究算法或模型、外采数据源满足国产自主可控要求。
五、总结
本项目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构建,攻克了新能源运维领域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成果具备国内新能源行业规模化应用潜力,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运维解决方案。
下一篇:

暂无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