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集控中心远程集中监控系统建设
6
完成单位:华能辽宁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G-2-070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张庭源,左雁斌,沈亮亮,张炎,曹宁,施赫文,林士琦,殷孝雎,张睿,李潇涵
项目概况
研究背景
清洁能源集控中心远程集中监控系统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和持续改进体系的的管理手段,解决华能辽宁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在新能源场站管理中面临的人力资源短缺、运行管理困难、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研究内容涵盖了集控中心远程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如何通过数据整合、智能化预警、远程操作等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管理技术难点
1.集约化管理:公司各场站地处偏远地区,独立运行导致人力资源短缺,缺乏合格倒班运行人员;场站资源分散,难以整合利用,运行管理效率低下,发电设备可利用率等生产指标低。
2.智能化预警与维护:传统运维模式依赖被动维修,缺乏智能化预警能力,导致设备故障停机损失较大。
成果先进性(成果亮点)
1.集约化管理:通过集控中心远程集中监控系统,实现了对10个场站的集中管理,节省了40名运行人员和1200万元人力成本。
2.专业化管理:建立了风机月度指标分解机制和月度生产计划性检修工作审批机制,显著提升了设备可靠性和健康度。
3.智能化管理: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支持设备健康度评估和故障预警,推动预防性维护和故障诊断。
创新性(成果创新点)
1.数据整合与标准化:开发统一的数据转换接口,实现了多源数据的接入和标准化处理,打破了数据壁垒。
2.智能化预警与维护:通过智能化预警系统,提前发现设备重大隐患,推动现场从故障检修向状态检修转变。
可推广性
本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适用于其他新能源企业,尤其是那些面临类似管理难题的企业。通过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和持续改进体系的管理手段,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设备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经济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通过集约化管理节省了40名运行人员和1200万元人力成本,电力营销在现货交易期间增收700万元。
2.社会效益:提升了设备可利用率和发电能力,减少了设备故障停机损失,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行业树立了标杆。经统计,公司由于故障和检修损失的电量2024年比2023年减少了939.39万千瓦时,减少352.18万元损失。
推动行业进步
本研究成果为新能源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管理模板,推动了行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和持续改进体系的管理手段,展示了现代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