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基于特征信号法的“站线变户”智能校验装置

70

完成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J-2-***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李志华,李延宾,魏存良,罗威,李振杰,李继房,钟嘉荣,张驰俊,江伟奇,朱丽媛

项目概况

1.1 研究背景 目前主要有人工现场核查和算法自动校验两种方式,存在“人工靠经验,算法靠数据”的局限性问题:人工核查依赖线下图纸和经验记忆,工作强度高、效率低、误差大;电压特征量关联分析等算法校验依靠高质量、高频度的量测数据,且难以适应高比例新能源、多向复杂潮流的新型配电网。为了更加精准高效地解决“站-线-变-户”拓扑校验问题,迫切需要开展系统性的配电网拓扑校验创新性研究以及相关工具的研发。1.2 技术难点 难点在于如何通过特征信号法实现10kV配电网“站-线-变-户”拓扑的准确校验。这涉及到特征信号的发生调制与解调识别,需要解决信号跨电压等级、跨设备稳定传输,以及适应新型配电网“双高”特征的可靠识别问题。 1.3 成果先进性 该成果可实现“站线变户”智能对应、电气拓扑自动解析、线缆相别判断等功能,进一步提高“站线变户”一致率检测效率,提升配电网优质服务、节能降损水平,为配电网运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1.4 成果创新性 首创“物理握手”拓扑校验技术,基于工频畸变特征信号突破传统数据驱动模式,实现中低压设备的精准识别;开发抗衰减信号调制解调技术,采用过零点±30°畸变信号,实现18.5km长距离可靠传输;构建双重筛选定位模型,融合多系统数据与CIM仿真,精准定位拓扑问题,准确率达100%。 1.5 可推广性 场景适配性方面,已在7类典型场景验证(含18.5km长线路/多分支混合线路/高比例光伏接入场景);设备兼容性方面,适配现有10kV开关柜/环网柜/配变等标准设备;区域扩展性方面,在梅州8个供电所完成规模化应用,远期可推广至韶关/清远等山区电网验证效果显著。 1.6 经济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方面,通过站线变户拓扑关系校核,支撑技术线损治理,实现试点线路/台区年降损效益达 93万元。社会效益方面,供电可靠性提升至 99.989%(+0.012%),客户投诉率下降 42%(23起降至13起),支撑梅州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增长 35%(新增86MW)。 1.7 推动行业进步 技术革新方面,填补国内中压配网拓扑现场校验技术空白,获2项发明专利授权;双碳支撑方面,适配新型电力系统"双高"特征,支持梅州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58%;数字转型方面,实现拓扑数据自动校核,支撑电网数字化台账准确率提升至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