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相分离的脱硫废液制酸预处理改造及近零排放技术研究
0
完成单位: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J-2-374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姜宇,刘占博,王军,张旭,杨峰,姜晓旭,潘国雷,陈涛,宋杨,郑照铂,庞庆益,郭方明
项目概况
我国焦化行业面临环保法规持续收紧的压力,《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要求脱硫废液“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其HPF脱硫虽高效,但副产高污染废物,存在设备运行周期短、维护成本高、资源回收率低等瓶颈。为实现环保合规与降本增效双重目标,建成制酸装置,但运行中暴露预处理故障频发,亟需升级。一、管理技术难点:(一)设备运行稳定性差:设备频繁故障、输送管道频繁堵塞,物料混合不均,焚烧供料中断。(二)固液分离效率低:传统工艺能耗高、效率低,影响焚烧效率。(三)粗盐处理难题:复合铵盐处理成本高。(四)环保合规风险:预处理工序VOCs无组织排放,导致设备腐蚀与环保处罚风险。二、成果先进性与创造性:(一)工艺装备创新1.高效固液分离技术:采用国产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分离效率高,实现连续化生产。2.智能浆液输送改造:通过泵组功能优化与管道自循环设计,解决浆液分层与堵塞问题,输送稳定性提升。3.粗盐处理集成:增设破碎机、蒸汽加热及夹套管道,复合铵盐溶解速度提升,物料均匀度波动范围小。(二)环保技术突破1.尾气超低排放:密闭收集VOCs废气并引入负压煤气管道,实现逸散废气零排放。2.自循环搅拌设计:利用浆液输送泵富裕能力实现贮槽中上部物料强制搅拌,避免分层板结。(三)标准化运维体系1.搅拌装置联轴器采用高强螺栓,定预紧力,维护周期延长至12个月。2.建立智能化监控平台,实时反馈浆液均匀度与尾气运行参数,关键指标达标率提升。三、可推广性:该成果通过模块化改造与标准化流程设计,已成功应用,具备以下推广优势:(一)技术适配性强:适用于氨法湿式脱硫工艺的焦化企业,尤其针对高盐、高硫废液处理场景。(二)经济效益显著:改造后装置运行周期达行业先进水平,年维护成本下降,硫酸自给率100%。(三)环保合规示范:符合《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意见》要求。四、经济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年综合收益超2500万元。(二)生态效益:工业三废合规处理,助力“双碳”目标。五、推动行业进步:该成果破解了焦化行业脱硫废液处理难题,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技术范本,吸引多家同行考察,推动焦化行业向资源高效化、生产清洁化迈进。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实现了环保合规、资源循环与降本增效的协同发展,为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彰显了国有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