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视距操控的电动加料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6
完成单位: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J-2-900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邓洪波,李磊,邵可,刘曦,李利民,郑峰,耿会良,杨骏,王雷,冯长赢
项目概况
一、项目研究背景
在国家"双碳"战略驱动下,冶金行业面临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压力。传统燃油加料设备存在污染严重、维护成本高、智能化不足等问题,进口设备价格高昂且缺乏远程操控功能。本项目针对行业痛点,自主研发基于超视距操控的电动加料机,突破国产化技术瓶颈。
二、管理技术难点
1、超视距远程驾驶技术集成:需整合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多项技术,确保远程操控的实时性、安全性。
2、重锤电缆卷筒供电系统优化:需攻克电缆卷筒动态供电稳定性难题,适配高温、高负载工况,保障设备连续作业能力。
3、复杂液压与机械系统协同设计:液压马达驱动回转、四连杆升降俯仰机构等通过动力学仿真,确保精度与可靠性。
4、安全与环保风险管控:需解决高压电路安全防护、耐高温材料应用等问题,确保全寿命周期绿色合规。
三、成果先进性
1、性能水平国际领先:设备最大负载7吨,爬坡能力≥6%,对标国外产品,成本降低40%以上,实现设备国产化。
2、智能化水平先进:国内首创超视距远程驾驶功能,驾驶人员远程操作加料作业,降低劳动强度与安全隐患。
3、绿色节能优势显著:纯电驱动,碳排放为零,符合国家环保政策与“双碳”目标。
四、创新性
1、超视距操控系统:集成多传感器与实时传输技术,实现远程精准控制,突破传统局限。
2、液压马达驱动回转转向技术:优化液压系统设计,采用液压马达驱动结构,提升转向稳定性与响应速度。
3、模块化工作机构:旋转插销自装卸设计,适配多种料斗规格,满足不同工况需求。
4、四连杆升降俯仰机构:通过仿真模拟优化轨迹,确保加料精度与范围,满足需求。
五、可推广性
1、多领域应用潜力:可用于锻压行业无轨装出料机、锻造操作机等领域。
2、技术储备与标准化:多项专利技术和成套图纸,为核心部件国产化奠定基础。
3、市场前景广阔:首批销售额约800万元,潜在市场规模超亿元,市场广阔。
六、经济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降低用户使用成本,首批销售创造利润超百万元,推动企业年产值持续增长。
2、社会效益:减少尾气与噪声污染,提升作业安全性,助力冶金行业绿色转型,年减排二氧化碳超千吨。
3、行业引领作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国内加料设备标准化、智能化发展。
七、推动行业进步
项目成果为冶金装备电动化、智能化升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助力"智能制造2025"和"双碳"战略实施,为冶金行业提供绿色智能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