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结构化技术的核电运行规程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
5
完成单位: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G-T-002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樊鹏飞,李宇明,马国石,尚宪和,吴明亮,周俊杰,黄金光,苏云,任宇阳,徐兴滨,安树魁,刘加兵,罗意,曹盟超,张海军,程宇阳,唐金金,李蔚然
项目概况
在“数字中国”战略驱动下,核电行业正迎来以数字化转型实现国际引领的关键机遇。运行规程作为核电站安全运行的核心技术文件,传统纸质管理模式存在三大瓶颈:数据孤岛(执行数据使用率不足30%)、人因风险防控薄弱(人因失误占比超行业事故诱因的60%)、决策支持精准度不足(经验依赖型决策响应延迟达小时级)。针对上述问题,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山核电”)立足核电行业“智慧运营”转型需求,首创“数字化运行规程管理平台”,构建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体系攻克了多堆型规程数字化转化、智能交互应用等关键技术,众多技术难点,形成了多项关键技术:
1.多堆型的规程智能转化技术(国际先进水平)
突破法系(M310)、美系(AP1000)、俄系(VVER)、中系(华龙一号)等堆型规程数字化转化难题:
- 开发“堆型特征自适应识别算法”,元素提取准确率提升至92.7%;
- 形成“核电运行规程数字化转化标准体系”,转化效率较人工处理提升10倍。
2.全流程智能管理平台
业内首个实现“编制-审批-执行-反馈”全周期数字化管控平台:
- 创新“流程驱动型任务管理”,嵌入防人因失误校验规则,降低关键操作误执行率;
- 开发“跨域协同工作台”,实现多基地、多机组数据、经验共享,提升管理效率。
3.移动化智能交互体系
- 基于HTML5+DOM解析技术,实现“结构化规程多终端自适应呈现”(响应延迟≤1秒);
- 融合OCR与流媒体技术,建立“多通道交互体系”,降低复杂操作平均耗时。
秦山核电基于数字结构化技术的核电运行规程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项目破解了核电运行规程数字化转型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了“技术自主化”、“管理标准化”、“安全体系化”三大战略突破,形成发明专利6项、软著6项,主导编制《核电厂运行规程数字化》团体标准,打破了欧美在核电数字化领域的技术垄断。项目通过构建"数据-流程-人员"三维防护体系、输出可复制核电智慧运营方案,为核电安全运行提供数字化新示范,助推行业管理效能提升,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