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船舶外板超高压水除锈坞底车

2

成果主要完成人

周建华,马川,龚伟兵,苏宇,朱雨雷,翁海龙,闫怀北,杨璐艳,俞晓斌,杨文涛

项目概况

修船行业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修船作业环境艰苦,“苦、脏、累”的特点使得它在劳动力招聘市场上毫无优势,对追求舒适工作环境的年轻人更是缺乏吸引力。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扩张,大量劳动力被吸引过去,船舶工业等制造业的工人数量不断被分流,招工难问题愈发突出。不仅如此,环保问题已成为影响修船企业发展的致命因素。国家大力倡导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的环保政策,使得修船业必须直面工人职业病防范、一线工人流失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等一系列难题,构建绿色修船产业体系迫在眉睫。 针对这些困境,相关项目全力攻克管理或技术难点。在产品适应性与稳定性技术层面,精心设计整车结构,整体高度 1260mm,与进口 DOCKBOY(固定式臂架)尺寸相近,离地间隙却比其高 80mm,达到 150mm,通过性更佳。采用两节伸缩臂设计,作业高度可达 10 米,还通过优化车身稳定性设计,确保大角度作业时重心稳定,扩大作业覆盖面。臂架结构依据最大力进行仿真分析,采用框架结构并合理布置筋板,有效避免应力集中。在高紧凑结构下采用冷热风隔离的独立式液驱散散热系统,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在成果先进性与创新性上,伸缩长臂通过独特的2节伸缩臂结构配合拖链,内部采用臂内伸缩油缸,结合配重设置,实现不同状态下的重心平衡,确保车身在各种角度作业时不打滑、不翘头翘尾。整车动作通过负载敏感泵液压系统匹配 CAN 总线自反馈多路控制阀等,实现高灵敏度与精度控制,降低动作冲击与抖动。成果还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不仅适用于修船行业,也能为其他类似行业提供技术参考。从经济社会效益来看,它推动修船行业绿色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同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职业病风险,保障工人健康。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修船行业提供了先进的除锈技术和设备,有力地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