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电化学储能系统一致性评价与安全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

80

完成单位: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南电力试验研究院,浙江大学,大唐湖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北京西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郑州熙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J-1-***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孙彬,刘慧丽,周刚,崔勇乐,陈俊涛,孔禹,董树锋,周奎,张宁,朱平,方浩,赵博,袁卓,乔龙辉,周强伟,王茂林

项目概况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电化学储能行业蓬勃发展,储能电站容量不断增长,安全隐患风险随之加剧。据调研储能电站存在早期安全预警系统不完善、智能运维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本项目开展电化学储能系统一致性评价与安全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旨在指导现场生产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检修水平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保障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以达到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目标。 二、技术难点与创新点 1)提出适用于储能系统复杂工况的电池状态综合评估模型,建立储能系统主动安全预警三级防控体系,实现电池健康状态准确评估,快速识别并预警电池微短路、异常衰竭及其相关的热失控征兆; 2)提出基于声纹识别的早期热失控预警方法,研发电池专用声纹传感器系统并完成工程应用,实现安全阀动作的毫秒级快速判断与精准定位; 3)开发电化学储能电站智能运维系统,提升储能电站运行安全性及智能运维水平。 三、成果先进性 2024年4月3日,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成果在电化学储能电站智能运维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电池早期热失控声纹识别技术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四、经济社会效益 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大唐湖南耒阳200MW/400MWh和湖北龙感湖100MW/200MWh储能电站,在运行期间累计解决储能系统运行故障及隐患百余起,增收节支超1800万元,可显著提升运维检修与问题发现能力,在保障设备可靠性、推动储能电站无人化值守进程中实现双重效益。 作为主要参编单位编写团标T/CES 177-2022《磷酸铁锂电池储能舱早期安全预警系统技术规范》,填补了磷酸铁锂电池储能舱早期安全预警技术领域标准的空白。 五、可推广性 近年来电化学储能进入规模发展期,国家能源局要求电力企业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强化发电侧、电网侧安全风险监测及预警,且在2023版二十五项反措中新增防止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事故重点要求。因此该成果可广泛应用于行业已投运或在建电化学储能电站,提升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市场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