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煤矿辅助运输车辆信息化系统探索及应用

186

成果主要完成人

-

项目概况

一、立项背景: 随着煤矿辅助运输的逐步发展,原始的人力清查车辆、按期供应、以罚代管的方式难以对煤矿全部的运输车辆进行全方位的监管,煤矿井下辅助运输长期存在运输效率低下,矿车占用率居高不下,车辆日常检维修存在盲区等现象,因此建立一套车辆信息化系统,对车辆、物料、运输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全方位的监管,成为提高运输效率、安全生产的必然趋势。 二、主要做法: 管理员在电脑端通过网络连接远程服务器数据库,录入修改各类车辆运输数据。服务器对上传的各类数据进行汇总关联,生成多个报表及车辆信息界面。用户使用电脑端和手机端软件通过网络连接服务器数据库实现实时、快速全网查询车辆信息,职工工作量、车辆检修情况等界面用于日常车辆调度。 三、功能效益: 车辆信息化系统在东滩煤矿运搬工区运行一年时间,通过系统完善准确掌握现场存车情况,合理安排用工,优化劳动组合,每小班节约用工5人次,每小班节约人工开支1000元,一年节省:1000×3×365=1095000元;用料单位及时查料到位情况,合理安排卸车,快速周转车辆,月度内部市场运行收入增长500辆车次,创效500×12×180.32(2019年东滩煤矿单车运输价格测算)=1081920元;过去1200辆矿车,减少到900多辆,节约淘汰300多辆,实现矿井连续3年不用更换新车皮,降低成本300×7000(MGC1.7-6矿车价格)=2100000元。共计降本增效428万元。 四、创新亮点: 1、实现对每个车辆的详细信息无遗漏的录入。 2、实现车辆轨迹查询功能,压车报警等功能。 3、实现职工工作量的精确考核及市场化结算。 4、各生产单位可登陆手机客户端直观查看计划物料的运输情况。 5、生产人员可直观查看各个车场存车情况的系统界面,优化生产安排及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6、行车调度人员直观查看各个生产单位的车辆供应情况,积压车辆情况及车辆使用情况,精准调度提高生产效率。 7、行车调度室无纸化办公。系统根据车辆计划,系统自行追踪计划完成情况,并生成各类生产报表。 8、建立车辆检修数据库,对在用全部车辆具体的损坏情况及检修情况汇总到数据库管理。 五、实施应用前后效果情况: 通过系统完善准确掌握现场存车情况,合理安排用工,优化劳动组合,每小班节约用工5人次,每小班节约人工开支1000元,用料单位及时查料到位情况,合理安排卸车,快速周转车辆,每月内部市场运行收入增长500辆车次,过去1200辆矿车,减少到900多辆,节约淘汰300多辆,实现矿井连续3年不用更换新车皮,降低成本300余万元。 六、推广价值及范围 煤矿辅助运输车辆信息化系统主要应用在井工煤矿缺少GPS定位系统、井下工业环网铺设不全面网络不稳定、运输设备落后、运输环节多的煤矿环境。不仅能够对所有车辆的运行轨迹、车辆运行状态、各地点存车、各单位使用车辆进行监管,还能有效避免虚报工作量、消极怠工、等人为因素,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具备向其他井工煤矿、金属矿山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