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大峡水电站底环凑合节磨蚀修复新型工艺技术

153

成果主要完成人

姚鹏飞、孙宝坤、杨 军、杜国选、刘步凯、赵 忠、李朋冲、丁 勇

项目概况

大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中上游,泥沙含量较大,过流部件长年经受水流与泥沙的侵蚀,导致其表面磨蚀锈蚀严重。底环凑合节作为水轮机过流部件,用于连接底环和转轮室里衬,机组运行时该部件表面发生汽蚀和磨蚀,所以在机组检修期间,需对其进行修复。传统修复工艺是对磨蚀面进行补焊、打磨处理,人力和工期投入大,且焊接产生的高温会对相邻部件密封造成损伤,而大面积焊接更易使本体变形。 针对传统焊接工艺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公司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技术分析,制定了新型工艺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引进新型修复工艺技术,经过充分消化与吸收后,结合本单位设备特点进行改造使用。 新工艺主要采用金属冷修复工艺方法,主要实行方式如下:先用喷砂机喷出金刚砂对凑合节表面金属进行除锈,直至露出金属本体,喷砂清理后的表面清洁度需要达到SSPC SP-10或ISO 8501-1标准Sa2 1/2级,接近白金属处理标准,且表面粗糙度Rz≥75um。然后使用金属修复剂对凑合节表面的凹坑、裂缝等缺陷进行填充,在修复剂固化后,对其表面进行打磨,以满足平整度要求,最后用保护剂对修复打磨后的凑合节表面进行保护处理。 新工艺相较于传统方式,用涂抹修复剂的方式替代补焊,消除了高温对相邻部件密封的损伤和对凑合节本体的形变影响,而且易操作,用时短,极大地缩短了检修工期。另外,新型修复工艺修复后的质量较之前有了显著提高,凑合节投运后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设备可靠性得到了保障,而且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明显降低,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