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动车组转向架落成外观检测系统

0

成果主要完成人

李邦伟,李环宇,刘雨,邓土林,詹芝青,米家明,宋石文,余飞,袁楚雄,王翔,王永强,朱焕敏,马柳青,刘立存,王晓东,丁毅,杜新伟,黄嘉悦

项目概况

动车组作为高速、安全、舒适的交通工具,其制造与维护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铁路交通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动车组的众多组成部件中,转向架起着承载、牵引、导向等关键作用,其质量与性能直接影响着列车的运行安全与乘坐舒适度。动车组高级修中需对转向架系统进行分解修,对转向架上的各部件进行深度维修。为检验检修质量,需对重新组装后的动车组转向架各部件进行精细检查检测,传统人工检查的方式受人的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存在因人员疲惫或疏忽导致漏检的风险。 转向架检修包括清洗、检修、装配和试验等多个环节,每个转向架零部件达数千个,更新或检修后的表面状态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对装配后检测的视觉覆盖范围和表面质量识别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转向架传感器线缆安装后位置存在冗余并非一成不变,转向架落车后独立进出股道有两个方向,按照构型和轴端等部件的分布规律,每个车型动车组平均包含9种不同结构类型转向架,需通过排列组合计算和前期大量的图像采集建立检测轨迹程序。 本项目依托自动数据采集技术、精准定位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远程监控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信号提醒技术等尖端前沿技术,实现了对转向架的自动检测,提升了检修效率和质量。通过本次攻关,实现了动车组高级修检修作业与自动识别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动车组高级修中关键检修工序的作业质量保障提供了新的思路。 采用动车组转向架落成外观检测系统后,一是提升了作业效率,单个转向架仅需1人作业35分钟,工作效率提升了475%。二是提升了作业质量,通过自动高清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精准判定质量缺陷,减少了人为原因导致的漏检漏修,并且该系统可通过质量信息的深度学习,不断的优化精进分析能力,提升作业质量。三是提升管了理效能,基于系统自带影像储存分析功能,无需再对该关键作业进行影像摄录储存、分析等工作。

下一篇:

暂无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