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实施基于老旧门机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实践

30

完成单位:山东省港口集团滨州港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G-2-***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郝刚,刘恩彬,李浩,陈皓,王振旭

项目概况

十年以上的老旧门机因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和安全隐患突出,成为港口设备管理的难点。本文基于TPM(全员生产维护)管理理念,融合先进技术手段与系统性制度规范,提出一套科学化、数字化的老旧门机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方案,重点突出管理模式的创新性与先进性。 在管理框架上,以TPM为核心构建“全员参与、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协同体系:通过成立TPM推进小组,明确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分层职责,打破传统设备管理中“重维修、轻预防”的弊端。例如,操作人员执行“班前班后六步点检法”,维修人员依托在线检测系统开展预测性维护,管理人员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备件库存与维修策略,形成“全员有责、全程可控”的管理闭环。 技术层面,采用老旧门机在线检测系统实时采集振动、温度、电流等关键参数,结合AI算法实现故障预警与健康评估;加装智能风速仪联动防风系统,提升极端天气下的安全保障能力;通过移动端点巡检系统与二维码技术,将传统纸质记录升级为数字化流程,确保点检数据的实时性与可追溯性。 制度设计上,创新性建立“三级点检制”与“双确认操作制”:制定涵盖50项关键指标的《门机点检作业指导书》,细化日检、周检、月检内容;推行“维修保养标准化手册”,明确润滑、紧固、更换等作业的技术规范与周期。同时,通过KPI考核机制(如故障率、点检完成率)与“金点子提案制度”,激发员工主动参与设备改进,实现管理效能与人员能力的同步提升。 通过管理理念革新、技术工具赋能与制度流程重构,系统性地破解老旧设备管理难题,为港口企业提供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的先进管理范式,助力实现设备安全、高效、低成本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