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监控AI研判能力提升
5
完成单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缆分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J-2-009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王可坛,苏鹏,路树森,王荣亮,刘钧元,郑国,魏占鹏,冀勃睿
项目概况
截至2024年9月末,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缆分公司(以下简称电缆分公司)所辖35千伏及以上电缆线路也已超过1800回,7506.013公里。电缆分公司全力推动运维模式转型,大批量安装监拍设备,但现阶段监拍设备存在低照度条件下监测效果不佳,造成施工隐患误报、漏保、迟报等问题。
传统低照度条件下照片增强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纯光学原理,即增大镜头尺寸、延长曝光时间、拉高感光度等,带来的问题就是定制镜头和传感器价格昂贵,大光圈镜头体积较大;另一种是纯软件调整,通过软件调整成像图片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等,但是软件调整会丢失照片细节,增加照片噪点。
智能监控AI研判能力提升项目针对城市电缆设备防外破需求,构建"算法-硬件-应用"三位一体创新体系,突破低照度监控技术瓶颈。核心成果包括三大创新维度:一是算法革新,首创RAW域AI增强技术,通过CNN+GAN+自编码器混合架构,在0.001-0.0005lux照度下实现PSNR≥15、SSIM≥0.5的全彩成像,较传统JPEG处理保留20%以上细节,动态范围扩展至140dB;二是硬件突破,开发国产高灵敏度CMOS+感算一体化芯片,在应用层实现多光谱融合+动态范围扩展,开发全国产化低照度传感器与感算一体化芯片,处理延迟≤1.5秒;三是场景适配,创新多光谱动态融合技术,雨雾穿透率提升至85%,有效抑制散射光干扰。
智能监控AI研判能力提升项目在技术层面实现"三高一低"(高灵敏度、高动态、高实时、低功耗),硬件设备国产化率达100%;应用层面通过构建"采集-标注-训练-推理"闭环及智能决策模型优化,误报率从120次/月降至12次/月,降低90%,漏报率由80次/月降至5次/月,降低94%,告警数量由6000项/日降至20项/日,告警准确率达98%;效益层面因综合应用分级预警响应机制,大大减少了监控人员、电缆设备运维人员工作量,年节约运维成本200万元,技术授权收入预计80万元/年。项目成果为电力行业低照度监控提供可复制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推动传统运维模式向"智能预警+精准处置"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