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系统用智能化交直流成套避雷器的研制与应用

6

成果主要完成人

张宏涛,何强,何计谋,蔺斯源,张嘉,迟秀才,侯耀森,马占安

项目概况

一、研究背景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凭借其在调节有功和无功、控制交流侧电流、提高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势,成为解决新能源接入与电网安全运行问题的关键方法。在此背景下,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系统用智能化交直流成套避雷器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 二、技术难点 • 大容量、高性能电阻片研制:改进添加剂球磨工艺、料浆混合工艺以及优化烧成曲线,以提高电阻片的性能。通过减小球石粒径、增加球石加入量和球磨时间,提升添加剂在氧化锌中的分散性;延长浆料混合时间并增加外循环系统,使添加物与氧化锌混合更均匀;调整烧成曲线的升温、保温和降温阶段,降低电阻片泄漏电流,增强其TOV耐受能力。 • 在海洋环境和运行条件下避雷器电气、机械结构的研究:根据机械和电气性能要求,设计适用于陆上站和海上站不同环境的避雷器结构。 三、成果先进性 • 性能指标优越:通过技术提升和结构设计,研制的避雷器在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耐受能力等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产品设计合理:避雷器采用复合外套、均压环等关键部件,既保证了外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又降低了整体重量和制造成本。同时,产品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海上风电的特殊环境要求,具备良好的防腐性能和适应性。 四、创新性 • 电阻片工艺创新:在添加剂球磨工艺、料浆混合工艺和烧成曲线优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有效提升了电阻片的性能和质量。 • 避雷器结构优化: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设计了多样化的避雷器结构,以及单柱芯体的采用,降低了制造成本。 • 监测系统研发:实现避雷器的智能化监测和管理。 五、可推广性 • 技术通用性:电阻片工艺提升和避雷器结构优化等技术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应用于其他类型和电压等级的避雷器产品研发。 • 市场适应性:本项目研发的产品已成功应用于“阳江青洲五、青洲七海上风电场海缆集中送出工程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 六、经济社会效益 • 经济效益显著:通过提高产品性能和可靠性,增强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 社会效益突出: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国内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减少了对国外设备的依赖,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 七、推动行业进步 • 技术引领:项目在电阻片工艺、避雷器结构设计和智能化监测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 • 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下一篇:

暂无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