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基于SpringBoot微服务架构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系统

5

成果主要完成人

田丹,杜隽,张晨,许亮业,苏颖,张谊超,易群能

项目概况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及内控管理要求升级,传统医疗设备管理模式面临严峻挑战:预算采购论证审计风险高、运维管理纸质低效、台账数据频繁动态更新、等问题突出,导致设备使用率低、管理成本高、合规风险大。国家《“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新型医疗装备发展体系”,医疗机构亟需构建覆盖“申请-论证-运维-处置”的一体化智能系统,破解行业共性难题。 二、管理及技术难点 1. 管理痛点:设备管理涉及科室、职能、院级多层级,流程碎片化,手工单据易错漏,设备台账与实物操作之间数据对应困难。设备管理环节中预算论证与采购执行内控风险点多;维保、计量、报废等数据动态更新,管理难度大。跨院区调拨、维修响应效率低。 2. 技术壁垒:传统系统无法支持高并发实时数据交互;医疗设备参数异构性强,数据整合难度大;缺乏国产化可控技术底座,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三、成果先进性 1. 全流程数字化闭环:覆盖预算、合同、验收、运维等12个核心模块,实现设备从“生”到“死”全周期数据贯通,电子化替代15类手工流程。 2. 技术架构自主可控:采用基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KylinOS V10)与鲲鹏920芯片的国产服务器集群,部署自主可控的设备管理系统,使设备盘点效率提升50%,错漏率从7.3%降至0%。 四、创新性 1. 管理模式创新:首创“制度+流程+数据”三级管控及多角色权限管理体系,建立电子化三级论证(科室-职能-院级)、智能报废校验、维保到期预警等机制,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内控风险。 2. 技术应用创新:研发手机移动端系统,涵盖扫码验收、跨平台工单追踪功能,验收效率提升70%;构建维修-盘点-调拨智能闭环,年处理工单1200余件,调拨审批效率提升60%。 五、可推广性 系统已形成标准化管理模型,适配公立医院、专科医疗机构等场景,支持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HRP、OA、财务系统、微信服务号等主流系统无缝对接。代码开源率超60%,技术方案获1项软件著作权和1项信创产品评估证书,在上海地区3家三甲医院成功复制。 六、经济社会效益 设备管理效率提升50%,两院区1万余台设备实现生命周期精准管控,扫码报修功能使维修响应速度由原来的48小时缩短至8小时内,临床满意度达98%;电子验收数据错误率由12%降至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