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无人值守”化建设
53
完成单位:大唐(万年县)新能源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J-2-***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万小强、林恒峰、黄俊义、张廷发、朱宇鸿、张 庆、王 君、周卫翔
项目概况
1.研究背景:光伏电站升压站作为电力传输核心枢纽,面临运维效率与安全性的双重挑战。传统人工巡检存在三大痛点:一是高压设备密集区域巡检风险高,易造成高压触电事故;二是设备状态监测依赖人工经验,马虎式巡检及漏检项目时有发生;三是GIS等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气体压力表人工抄表等巡检周期较长,无法及时发现故障隐患。本项目针对光伏电站智能化运维需求,通过采用机器视觉和智能电力巡检系统消除以上问题,更好的实现光伏电站“无人值守”智慧化建设。
2.管理与技术难点:首先需攻克高压电力设备(如开关柜局部放电、主变压器红外热成像)的高精度状态检测技术,构建多维度设备健康评估体系;其次需解决异构系统集成难题,包括实现智能视频分析系统与场站现有视频管理平台的无缝对接,开发穿越围栏、区域徘徊、未佩戴安全帽、抽烟接打电话等行为智能识别功能,并建立行为预警、故障预警、设备外力破坏等异常事件的多级联动响应机制;此外还需突破无源设备数字化改造技术瓶颈,通过开发专用数据采集适配器、解决接口兼容性问题及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状态监测解决方案,实现无远传功能的压力表、控制柜等设备与集控系统的数据互通。
3.成果先进性与创新性:
首先在智能检测技术方面,通过构建"多模态数据感知+AI诊断模型"的高压设备状态监测体系,集成局部放电超声波阵列检测、红外热成像智能识别等技术,实现设备健康状态的数字化孪生;其次在跨域系统融合领域,创新开发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能分析中台,实现视频监控系统与电力物联网平台的深度解耦与动态适配,通过边缘计算节点部署行为识别算法,将传统视频分析系统与电力监控系统的事件响应时间从秒级缩短至20毫秒。
4.可推广性:
该成果具备显著的可推广性,首先其行业适配性强,可覆盖电力行业不同电压等级场所及泛在物联网、智慧城市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其次技术复用度高,多模态感知算法、边缘计算架构等核心技术模块可快速移植至不同设备与系统;同时具有突出的成本效益,无源改造方案降低73%改造成本。
5.经济社会效益:
该成果具备显著的可推广性,首先其行业适配性强,可覆盖电力行业不同电压等级场所及泛在物联网、智慧城市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其次技术复用度高,多模态感知算法、边缘计算架构等核心技术模块可快速移植至不同设备与系统。
通过减少对现场工作人员的需求,无人值守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结合智能化监控和数据分析技术,迅速发现和解决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