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基于国产BIM推动多源数据融合的智慧电厂设备管理体系

35

完成单位:国能(惠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G-1-***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李利民、李明骏、乔 溢、谢标林、胡昌盛、孔秀逸、秦庆恒、李静瑶

项目概况

在能源转型与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趋势下。国能(惠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和数字化转型的号召,围绕燃气电站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慧化应用场景,开展了基于国产BIM的数字化电厂示范工程建设,以建立发电工程国产BIM全过程应用平台为核心,探索实现了“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助力惠州电厂二期工程国产BIM及数字化双示范的智能电站建设。 传统电厂运维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高度依赖人工导致运维成本高、响应速度慢、安全隐患多等。具体表现为设备种类繁多,运行数据海量且复杂,人工巡检和故障排查难以做到全面、及时和准确,针对以上问题,惠州电厂基于国产BIM技术的数字化电厂建设为基础,结合智能化电厂平台建设成果,开展了基于国产BIM推动多源数据融合的智慧电厂设备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本项目通过构建一体化智慧电厂管理体系,以5G、AI、三维数字化、大数据、数据融合等技术助力电厂运行管理水平提升。 在创新成果方面,本项目首次将国产BIM技术与燃气电厂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度融合,构建了集设计、建造、运维为一体的数字化电厂平台,实现了电厂虚拟与现实的实时联动,提升了运维效率与安全性。同时,创新性地构建了全厂智能巡检系统,融合5G物联网传感器与智能巡检仪,覆盖重要辅机设备的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显著提升了设备状态感知与异常预警能力,降低了劳动强度与人工误差。此外,本项目打破了数据壁垒,实现了多源数据融合,通过数据中台统一管理,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并借助大数据分析与AI技术,建立了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体系,提升了运维智能化水平。 经济社会效益方面,本项目通过智能分析与预警算法,实现智能监盘和报警功能,常见故障识别覆盖率达到100%,智能报警准确率超95%。同时,构建设备运行状态诊断体系,提前识别问题,减少紧急维修和停机,降低设备检修维护成本。通过预警诊断和性能分析,提高设备可用性和可靠性,减少因非计划停机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此外,构建全方位的智慧运行监盘与自主巡航联动监控体系,减少人员监盘工作量,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本成果适用于各类燃煤、燃气电厂的智能化升级,为智慧电厂建设提供新思路与实践范例,促进电厂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同时可拓展至石化、钢铁等流程工业领域,助力多行业实现智能化转型,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