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桥机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智能化与数字化创新
 89
完成单位:长安大学,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G-1-***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王海英,张英治,陈一馨,王鹏,曹学鹏,翟鹏辉,史宇科,陈龙
项目概况
传统架桥机施工安全管理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监控滞后、数据传输不及时、故障预判不精准等问题,导致安全隐患难以及时发现,影响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本成果基于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提出了架桥机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优化方案,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施工安全性、精确度和管理效率。
本成果的核心在于构建高效的架桥机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化监测技术,实现关键施工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首先,在硬件设计方面,研究创新性地为架桥机的关键部件(如主梁、天车、前支腿等)定制了高精度数据采集终端,并配置多种传感器,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关键参数(如主梁应力、天车位置、前支腿倾角等)能够精准、实时地反馈至管理系统。其次,在数据传输方面,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确保监测数据能够低功耗、高效传输至中央控制平台,实现对架桥机运行状态的实时掌控,提高安全隐患识别的精准度,并减少人工干预,加快响应速度。
此外,借助数字化技术,成果还通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N-K模型对架桥机施工中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关键风险因素和其影响路径,为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该成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架桥机施工的安全性、透明度和可控性,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通过实时监测与智能化预警,管理人员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潜在风险,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施工组织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安全管理成本。与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相比,本成果提出的优化方案不仅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能力,还提升了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本成果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推广价值,为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该成果不仅提升了架桥机施工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同时也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具有显著的工程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