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浸没式工商业储能柜

6

成果主要完成人

于建斌,秦伟,魏丁,吴英杰,王国岩,杨振元,庞延庆,张晨熙,孙培翔,张艺海

项目概况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工商业储能系统对安全性和散热性能的要求日益提升。传统风冷及液冷技术存在热失控扩散风险、散热效率不足等问题,亟需技术突破。电工时代针对行业痛点,开展基于314Ah电芯的浸没式工商业储能柜关键技术研究,攻克多项技术与管理难题,形成创新性解决方案。 (1)技术难点与创新突破 材料相容性难题:传统储能组件与浸没冷却液长期接触易引发腐蚀、密封失效等问题。项目通过实验筛选出氟化液和合成油适配材料,建立材料选型库,解决相容性隐患,使电芯寿命提升20%以上。 仿真技术壁垒:浸没式液冷热力学仿真边界条件复杂,传统工具难以精确建模。团队通过多物理场耦合仿真与实验对标,开发高精度仿真方案,误差率低于5%,支撑结构优化设计。 热失控防护与能效优化:浸没式技术可实现电芯直接冷却,热失控时温升抑制至10℃以内,阻断热蔓延;对比传统液冷,能耗降低30%,系统综合效率达99%。 (2)成果先进性 安全性能跃升:通过浸没式冷却液快速吸热及材料防护设计,热失控风险降低90%,适用于人流密集区域(如场馆、医院)部署。 高效集成设计:采用314Ah大容量电芯与模块化液冷柜体集成,空间利用率提升35%,温控精度±3℃,支持高倍率充放电场景。 经济性显著:运维成本较传统方案下降40%,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LCOS)降至0.4元/kWh,投资回收期缩短至3-4年。 (3)可推广性与效益 项目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工商业储能、新能源基地、5G基站及数据中心等高需求场景。通过标准化产线及试点推广(山东、浙江等地),已形成“设计-制造-验证”全链条能力。社会效益方面,年均可减少碳排放15万吨,助力“双碳”目标;经济效益上,单项目峰谷套利收入超480万元/年,推动用户侧储能规模化应用。 (4)行业推动 该技术填补了浸没式液冷储能的行业空白,为高安全、高能效储能系统提供新路径,相关专利及国标参与制定将引领行业技术升级。预计至2025年,浸没式储能柜市场渗透率将达30%,推动储能行业向安全化、高效化方向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