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基于轻量化组件应用的智慧分布式光伏系统

38

完成单位:南通通海港口有限公司,京能翎碳(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J-2-***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贾永健,马勍,张江南,缪华,王德仁,丁锋,范宏刚,田爱军

项目概况

随着我国将“双碳”战略提升到国家顶层设计,供给侧低碳化改造和优化开始成为政策核心,增长方式向可持续、集约化、高质量方向发展,节能减排、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成为重要目标。2021年7月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南通市绿色港口创建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的文件精神指出,引导倡议港口企业积极参与绿色港口创建,积极向集约高效、生态环境清洁友好方向转型,鼓励港口科技创新,鼓励港口企业对新能源、新工艺、新产品的利用。 为加速通海港口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充分利用通海港口港区内现有仓库屋顶资源。通海公司启动实施港区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建设,通过新能源发电部分替代现有港区用电需求,实现能源供给侧低碳化转型。该项目与港区实际电能结构充分结合,考虑现有仓库屋顶荷载不足、结构铺设难度较大等实际情况,创新采用轻量化组件替代传统光伏组件,并同步引入新能源智慧管理平台,为港区智慧能源建设提供了有效参考。 港区分布式光伏电站采用将新型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应用于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组件封装技术,及其产业化生产工艺和装备,使新型组件具备无玻璃、轻量化、薄片化和柔性化的特性。相较传统类型组件,重量下降60%-70%,能满足港区库房低荷载屋面的光伏安装需求。 光伏电站搭建的新能源智慧管理平台,采用物联网技术对通海港口设备层实现数据采集,在数据层采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分布式光伏、以及港区能源监控的自动化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管理,还能实现港区用能数据分析。 项目共计申请5项专利,均获国家专利局受理,其中2项发明专利“一种光伏背板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及其安装方法”,3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光伏组件的搬运装置”、“一种光伏背板转运装置”、“一种光伏组件安装辅助架”。目前已取得“一种光伏组件的搬运装置”、“一种光伏背板转运装置”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光伏电站自2023年10月19日并网发电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发电量229.85万KWH,通海公司消纳电量208.77万KWH,共计减少碳排放约1336.2吨,节约电费17万元左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