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老油田数智赋能设备完整性管理创新与实践
 87
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港油田赵东采油管理区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G-2-***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曹刚,王贺强,马翠岩,柳敏,靳嵩,郭海涛,卫宪,景海增,吴可嘉,朱艳,李涛,杨岭,乔维娜,杨钊
项目概况
赵东海上油田历经30年勘探开发并进入开发中后期,面临老平台到了设计寿命期限急需延寿,设备设施老化,维护维修工作量和安全风险逐年加大。同时,海上安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都对设备管理提出极高要求。如何管理好由8座平台10条海管缆,6090台仪表设备,364公里电缆管道,图纸文件近50万项构成的设备设施资产资料。赵东采油管理区坚持创新驱动和系统思维,促进设备管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融合发展。
    2020年以来,通过建立并完善技术、经济和管理三位一体完整性管理系统,实现了老平台设备设施完整性的数智化管理。建立海上老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模型,并与实体平台数据实时联动技术,打造了8大模块实时监控和预警系统,促进赵东新老完整性管理体系实现全面数字化融合发展,提升预知性维修管理水平,实现了安全性、可靠性与成本管理的有机融合,确保设备设施长期本质安全运行,打造了国内一流赵东海上平台设备完整性与数字孪生系统赋能的设备设施运维管理平台。实现了设备管理数智化、现场管理少人无人化和安全管理本质化,提升了老油田生产效率和管理质量,降低成本,防范风险,推动了生产方式转变和管理流程优化。
    实践证明,赵东平台结构、动静设备、容器预警系统等检测及时率提升8%,检测费用降低35%;连续多年平台管道及结构0失效;完成了两座老平台首次延寿评估,并延期服役至2028年10月,支撑了老平台的持续创效能力;2/3电泵设备在油井经济寿命结束弃井时依然运转良好,2023-2024连续两年,平台100多台套井下电泵实现0失效率、0躺井率,为大港油田最好水平。5年间,仅电泵运行可节省作业成本7.9亿元。通过数智化完整性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安全性、可靠性与成本管理有机融合,提升了预防性维修管理水平,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具有较强推广价值。
    2024年12月30日,新华社刊发“大港油田建成“三体”式现代化海上平台群”;中国石油报一版刊发了两化融合促进赵东平台设备管理水平提升的消息。另外,2022年、2023年分别获应急管理部海洋石油安全风险督导核查排名全国海上石油平台第二名和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