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低电压柔性治理装置

0

成果主要完成人

晏小卉,徐甜雨,周杰,邱浩,晏晗卉

项目概况

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电网负荷显著增加,电力需求的增长和分布式能源的普及,使得电网末端低电压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偏远和农村地区。低电压不仅影响设备运行,还可能导致电力系统不稳定。传统的治理方法如变压器调压和线路改造,存在成本高、响应慢等局限。因此,开发高效、灵活的低电压治理装置成为迫切需求。 技术难点 1、电压精准调节。需在复杂电网环境中实现电压的精确调节,确保电压波动在允许范围内。 2、动态响应速度。电网负荷变化频繁,要求装置具备快速响应能力。 3、谐波与电磁干扰。电力电子器件可能引入谐波和电磁干扰,影响电网质量。 装置可靠性。装置需长期稳定运行,避免故障影响电网。 成果先进性 1、高效电压调节。装置能快速、精准调节电压,显著提升电网稳定性。 2、快速动态响应。具备毫秒级响应能力,有效应对负荷波动。 3、低谐波与高电磁兼容性。通过滤波和电磁兼容设计,减少谐波和干扰,提升电能质量。 4、高可靠性设计。采用高可靠性元件和多重保护机制,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创新性 1、柔性治理。区别于传统刚性方法比如变压器调压、线路改造、电容器补偿等方法,更具灵活性。 2、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和维护,适应不同场景。 3、多源协同。支持分布式能源接入,提升系统兼容性。 可推广性 1、广泛适用:适用于城乡、工业等多种场景。 2、成本效益:初期投资较高,但长期经济效益显著。 3、政策支持:符合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经济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减少设备损坏和停电损失,提升供电质量。 2、社会效益:改善用电体验,促进偏远地区发展。 3、环境效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推动行业进步 1、技术引领:推动电力电子和智能电网技术进步。 2、标准制定:促进相关标准完善,提升行业水平。 3、产业链发展: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