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复杂环境下输变电设备物联传感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

3

成果主要完成人

成林,陈燕宁,陆阳,郭经红,江秀臣,刘健,司渭滨,赵扬,韩彦华,张东磊,许永鹏,牛博,倪芳,陈川,陈鑫,高杰,汤霖,罗逸涵

项目概况

物联传感技术是实现输变电设备状态智能感知与控制的重要基础,在我国超百万公里输电线路、近五万座变电站各环节设备与基础设施的应用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在电力复杂环境影响下,出现经过考核的传感器现场故障频发、在线率低等问题,难以有效满足输变电设备缺陷即时辨识、故障精准定位与基于态势预警预判的主动防护。 本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技项目资助,系统性开展了复杂环境下输变电设备物联传感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出自主高性能成套物联传感装备及系统,建立了8套状态量监测用传感器评测平台,以及多物理场影响的电力芯片综合测试系统和传感器可靠性测试系统,并开展了规模化工程应用,形成了“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成套装备-评测应用”整体解决方案,为保障输变电设备可靠服役和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强支撑。 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5项,发表SCI/EI论文42篇,出版专著5本,参与编制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2项、企业标准6项、团体标准4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0项等成果。项目研制的成套输变电物联传感装备及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各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并拓展至石化、市政、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技术策源地和智能运检现代产业链建设提供坚实支撑,近三年实现经济效益近42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经邱爱慈、王成山和刘永坚三位院士分别领衔的专家组鉴定认为:“项目技术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我国输变电工程中物联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检测,应用效果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在电力芯片安全可靠设计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电力芯片的规模化应用和自立自强,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技术难度很大,创新性很强,为电力系统核心芯片自主可控做出了巨大贡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高耐压器件耐压值、温区寿命及失效率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下一篇:

暂无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