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火电厂热电解耦中电锅炉应用的研究

4

成果主要完成人

周世祥,孙林旺,范永,刘晓鹏,李建岭,杜勇,郅刚,曹保生,王彦忠,王兴

项目概况

山西省作为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面临可再生能源消纳与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不足的双重挑战。榆次热电针对两台330MWV亚临界供热机组因"以热定电"模式导致的调峰能力受限问题(供热季负荷率60%-90%),创新应用电锅炉与蓄热罐协同技术,实现2024年供热期单月最大收益300万元,预计2025年全年收益超1600万元的成果,同时进一步拓宽增大调峰能力,实现2号机供热期最低电电负荷由200MW降至130MW(降幅35%),非供热期由99MW降至39MW(降幅60.6%),年调峰能力提升45%以上。文章介绍了榆次热电通过开发多目标协同控制算法,通过"削峰填谷"策略优化能量配置,建立热电解耦宽域调节模型,破解了热电负荷刚性耦合难题的事实步骤,同时积极优化运行策略,在深度调峰补偿下滑的影响下仍实现收益突破,详细制定不同工况下的热电解耦方案,构建五大智能运行模式并详细介绍了其收益测算,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电、热负荷频繁切换的操作风险,机组调峰深度与运行安全性同步提升。项目同步提升电网调节空间,促进新能源消纳比例,减少碳排放量。该模式为北方供热机组转型提供可复制方案:通过"源网荷储"协同优化破解了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瓶颈,形成"经济性提升-调峰能力释放-新能源消纳增强"的良性循环。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储能系统平抑热电矛盾,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