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应急储能系统及新能源关键装备
1
完成单位:中煤电气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3-12
成果主要完成人
杨会龙,孙涛,谢明铮,刘怡思,白双军,唐黎明,方赵刚,邓磊,郑丽,陈俊明,刘喜奎,张斌,李世江,王治华,陈赫,张超
项目概况
随着煤炭行业电气化进程加速,供电系统已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支撑。当前矿井普遍采用的双电源供电模式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仍存在可靠性不足的隐患。尤其对于高瓦斯矿井,主扇、局扇等通风设备的持续供电直接关乎矿井安全——据统计,近年国内因突发断电引发的通风系统失效事故中,多数导致瓦斯浓度超限险情。为此,行业亟需构建“双电源+储能”立体供电体系,破解传统系统毫秒级断电保护盲区问题。
在"双碳"战略驱动下,中煤电气有限公司结合煤矿+新能源的应用场景,积极探索新能源技术在煤矿领域的应用,开展新型矿用应急储能系统及新能源关键装备研发。设计研发了可结合新能源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双液冷矿用应急储能系统。
项目成果在矿井多路供电失电时,秒级响应,快速切换为应急储能电源供电,形成稳定的离网供电系统,有效保证矿井重要一级负荷供电,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同时,也可解决常规柴油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启动耗时长、安装施工复杂、日常维护费用高、应对冲击性突加负荷能力低、噪音大及尾气污染的问题;系统结合新能源电站,煤矿可日常使用新能源绿电进行生产,可最大化消纳利用绿电,可构建成为“产碳不排碳”的新型绿色煤矿。
矿用应急储能电源主要解决电网在失电情况下,保障一级负荷或关键负荷的可靠连续运行,提高煤矿供电可靠性,极大保障了生产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其次,矿用应急储能电源可以利用峰谷电价差进行充放电,实现峰谷盈利收益,大幅缩短成本回收周期,同时并网时还能随时发挥无功功率补偿作用来提升电网电能质量。这种双向赋能模式不仅提升了煤矿供电安全冗余度,更开辟了新能源消纳的新路径,标志着矿山基础设施正从单一用能主体向"安全屏障+柔性负荷"的双重角色演进
项目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1项,申请并受理发明专利5项,取得软件著作权3项。对矿山电力建设和新能源应用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推动新型绿色煤矿的发展。
下一篇:

暂无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