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基于数字化智能集控放线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36

完成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J-2-***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陈金财,单子谦,莫建强,袁春民,饶少宏,范泉湖,苏星光,朱振锋,喻晓雷,邓露明

项目概况

1.1研究背景:近年来,国家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传统的架线施工新技术,数字化主要针对牵张机来开展,具有单一性,缺乏整合。本技术通过对各放线设备的各项指标进行数字化整合,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后台系统,各项数据指导系统对导线展放的集中智能控制。本项技术以数字化转型为理念,通过各放线工机具的数据整合,进行技术创新。 1.2技术难点:跨越监测数字化、通过交叉跨越监测装置的研制,实时跟踪导线对跨越物的距离,形成数字化信息。滑车数字化、能够实时跟踪滑车倾角、每个轮的转速和受力,有效防止滑车受力过载后自爆引起的放线事故的发生,通过滑轮转速的监测,及时发现滑轮磨线、跳槽、损坏等问题,及时处理。走板数字化,通过对折叠式数字化走板的研制,折叠式能够平滑过渡,大大减少了走板过滑车时震动和受力增大的影响,将走板连接的导线、牵引绳的受力、走板的倾角、卫星定位数字化、进行走板过滑车的自动监测控制,实现倾角一致,使得走板自动顺利通过滑车,有效防止走板受力不均引起倾翻,甚至打麻花、脱线等事故的发生。 1.3主要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本技术通过对各放线设备的张力、压力、倾角、转速、跨越距离等各项指标进行数字化整合,指导系统对导线展放的集中智能控制。基于数字化智能集控放线施工关键技术为全国首创,在国内电力施工行业处于领先水平。本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我司新增产值10050.65万元,新增利税500.25万元,增收节支总额10550.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1.4推广应用情况及对促进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和意义:本技术已在中山220kV德隆至浪网双回送电线路工程、韶关220kV数据1输变电工程等项目的架线施工中使用,通过实际应用,此设备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技术的成功应用,实现机器代人,机械智能工作,提升了工程质量,施工效率显著,安全可靠,节省大量施工成本,可扩展至330kV、500kV、800kV等项目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推广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