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无焊接缝合技术在汽轮机缸体裂纹修复中的应用

1

成果主要完成人

刘长庆,杜小宝,张晓军,储开建,张小龙,张鹏,李强,加勇,邵炳涛,郝延平,刘亮

项目概况

汽轮机作为石化、电力等行业的核心设备,长期处于高温、高压及振动环境中,缸体易产生复杂裂纹。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延安石油化工厂混合脱氢装置汽轮机缸体出现总长1550mm的“米”字型穿透裂纹,传统焊接因热应力集中、修复周期长(15-20天)及高成本等缺陷难以适用。无焊接缝合技术通过冷加工工艺植入锯齿螺纹螺钉与波浪键加固,利用机械力闭合裂纹,避免热输入导致的材料变性,修复强度达到或超过原母材标准,尤其适用于复杂裂纹场景。该技术将修复周期缩短至8天,减少停机损失约450万元,且无需预热和热处理,修复后设备连续运行600余天无异常,可靠性显著优于传统方案。 该技术突破了传统焊接对裂纹形态与位置的限制 ,修复中无热应力损伤,具有高强度机械设计和快速修复能力,可推广至核电、船舶等领域的铸造件修复。标准化操作流程与模块化设计为跨行业应用奠定基础,尤其在密闭空间或高频振动环境中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方面,直接降低运维成本,减少返修率;社会效益则体现于保障生产安全、助力“双碳”目标及推动绿色制造。该技术应用不仅推动设备维修从“热加工”向“冷加工”转型,还带动高强材料、精密加工等产业链升级,提升我国在高端装备维修领域竞争力。未来,该技术可扩展至更加广泛行业内,为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注入新动能,成为“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下一篇:

暂无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