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基于多参量耦合模型的规划截割技术工程应用

71

完成单位: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屯煤矿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J-1-***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靳绍波、陈恒梁、暴晓庆、仲崇岩、孟 强、李 林、李 强、张洪水、潘玉林、许召健

项目概况

南屯煤矿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内兖州煤田南部,矿井走向长约11.6km,倾斜宽约6.7km,井田面积51.69km2。15上煤的开采可实现矿井上、下组煤合理配采,保证矿井衰老期的均衡生产和平稳过渡,对于延长矿并服务年限、促进矿井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南屯煤矿通过采煤工作面智能化建设经验的不断摸索与实践,结合南屯煤矿自身煤层赋存地质条件及智能化建设设备配置,建成了一套地面“自主规划采煤”的智能化采煤模式,该模式存在以下优点: 1、建成 “1+2+1 ”智能化采煤模式:即生产期间工作面1人巡检 , 井下顺槽1人巡检 ,地面集控中心1名操作员远程干预 。 2、智能化采煤效率超过人工割煤效率,单月产量提升27.1%,薄煤层能够达到单面年产300万吨的产能。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为无人化采煤工作面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3、工作面少人化采煤实现常态化运行,持续稳产运行时间超过6个月。 4、工作面以自动运行为主,远程干预为辅,设备生产期间自动运行,避免了作业人员与设备直接接触,员工作业模式由“危”转“安”安全得到了极大保障。 5、工作面自动化运行,将职工从操作工变成巡检工,由设备的自动化操作替代繁重的人工劳动,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用人减幅63%,降低了人工成本,缓解了接续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