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燃室烟气动力学研究和节能技术开发与应用
5
完成单位:新疆新能源(集团)准东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J-2-653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张明杰,姚翔,李得富,赵瑞,李征财,何世伟,杨欢,李雪
项目概况
一、研究背景
新疆新能源(集团)准东环境发展有限公司焚烧系统存在二燃室升温速度慢、燃料消耗高,燃烧不充分及结焦严重等问题。传统工艺中,二燃室高温区温度达1200℃,导致燃料浪费和设备频繁清焦,年燃料消耗达2550吨,运维成本高昂。为实现节能减排、提升燃烧效率并满足国家环保标准(GB18484-2020),亟需对燃烧系统进行动力学优化与技术改造。
二、管理技术难点
高温区燃料消耗大:二燃室超过1100℃高温段升温需额外燃料,且辐射热损失随温度四次方增长,综合能耗增加40%以上。燃烧效率协同优化难:回转窑缺氧燃烧与二燃室富氧燃烧需动态平衡,传统配风模式难以兼顾可燃中间产物生成与充分燃尽。结焦与热损失控制:二燃室底部及回转窑尾部结焦严重,散热面积大(表面积与热损失正相关),影响设备稳定运行。燃料燃烧不充分:重油雾化不良、氧气混合不均导致炭黑生成,燃料利用率降低,烟气CO含量偏高。
三、成果先进性与创新性
环形风系统创新:引入环形风管,通过旋流扰动延长烟气路径,增强可燃组分与氧气混合,CO排放降低50%以上。卷吸效应(19倍周围流体)快速均匀流场温度,解决局部过热问题,稳定工况。燃烧器位置优化:燃烧器上移1.5m,减少散热面积18.5%,二燃室顶部与底部温差由60-100℃降至30-50℃,燃料消耗降低18.4%。闭环动态配风技术:重新分配回转窑配风,前端缺氧燃烧生成CO、H₂等中间产物(热值1066MJ/吨危废),后端闭环风补氧促燃,替代二燃室25.5kg燃油/吨危废。
四、可推广性
行业普适性:技术适用于危废焚烧、工业固废处理及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炉窑系统,尤其适合高温烟气处理场景。改造成本低:通过支管风阀调节、燃烧器位置微调等工程措施即可实施,无需大规模设备更换,投资回报周期短。环保兼容性强:符合国家超低排放标准,CO浓度稳定低于50mg/Nm³,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五、经济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年节省燃料成本188万元(燃料费按4000元/吨计),清焦效率提升,运维成本降低。环境效益:年减排CO约120吨,减少炭黑生成20%。
六、推动行业进步
本成果通过动力学建模与工程实践结合,首次实现回转窑-二燃室燃烧链的闭环优化,突破传统工艺能耗高、控制粗放的瓶颈,为行业提供可复用的技术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