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平推加气站系统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3
完成单位:辽河油田燃气集团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J-2-676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陆刚,邢阳,朱轶,张向前,张淼,王秋天,王爽,贾云婷,张鑫宇,孙研
项目概况
燃气集团公司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理念,投资兴建了5座天然气加气站,经过多年运营,由于阀门内漏、液压油乳化,时常发生超注液压油、液压油箱窜气喷油事故,而且只能配用8瓶18方水容积长管拖车,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受加气峰谷影响,耗能水平高、加气能力不足,导致客户满意度降低,针对上述经济性、节能性、安全性等技术难题,我们亟需开展系列技术研究,提高加气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通过换向阀组、低液位双干簧管、“U”型管、双机泵、电控系统、PLC控制程序等6项设计,优化了液压油注回油管路、动力配置和撬体布局,完成站控系统二次开发,形成了长管拖车兼容卸气、双机泵加气、气液相安全监测等3项配套技术,使液压平推式CNG加气站实现了升级换代。
主要取得3方面创新:
一是首创液压加气站长管拖车兼容卸气技术,应用换向阀组设计实现8管、10管拖车硬件连接兼容,由拖车控制注回油切换变为撬体控制;应用浮球液位计低液位双干簧管双程序设计,实现8管、10管拖车软、硬件控制兼容,使液压平推式CNG子站由8管专配变为8管、10管兼容,水容积提高到24方;
二是首创双机双泵三线加气工艺,加气低谷期一组机泵工作,可降低大功率机泵能耗;加气高峰期两组机泵共同工作,实现满负荷运转;两组机泵互为备用,确保站场能够连续生产,安全系数高;由单线改为三线加气,加气速度显著提高;
三是首建气液相超声波监测技术,应用“U”型回油管路设计监测回油管路,合理确定卸气管路监测点位,实现实时监测卸气、回油管路介质相态变化,并及时关断管路,确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项目研究成果共获国家专利1项。
自2016年以来相继在赤峰红峰路加气站、站前街加气站和铁岭新区加气站等三座加气站开展长管拖车兼容卸气技术、双机泵三线加气工艺和超声波气液相监测技术现场试验和规模推广应用,截止到2019年6月三座加气站累计销售天然气1985.39万标方,节约运输成本587.61万元;赤峰红峰路加气站累计节电6.08万度,节约电费4.44万元,耗电单耗降低了20.6%。自投产改造以来三座加气站均未发生窜气喷油事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现场应用表明,本项目通过长管拖车兼容卸气、双机泵加气、气液相安全监测等3项配套技术研究,克服了单机泵加气峰谷时的不足,降低了系统能耗和运输成本,确保了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可在液压平推式加气站进行全面推广。
下一篇:

暂无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