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一体多元化能源基地跨安全域协同防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2
完成单位: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集控中心,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J-2-827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彭鹏,左天才,曾体健,谢志奇,罗钰,杜泽新,李林,唐小波
项目概况
1.研究背景: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水电站远程集控中心(乌江集控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来,负责梯级联合优化调度、远程控制和网络安全技术保障。随着数字化转型与业务安全需求的提升,乌江集控中心面临网络安全监测力量不足、告警信息真实性难以验证、综合感知预警能力不足及缺乏多级联动防御能力等问题。为践行公司网络安全战略,亟需建立以“面向一体多元化能源基地跨安全域协同防御技术”为基础的一体化网络安全系统防护体系。
2.管理技术难点:
项目需解决异构态势感知系统无法进行多级联动、安全跨域与协同防御等难题。同时,针对复杂电力监控场景下的网络拓扑频繁变更、设备多样、协议复杂等挑战,实现资产的准确探查、威胁的快速识别与深度分析。
3.成果先进性:
项目提出了基于流量指纹的资产识别与网络属性画像、多维度安全基线管理、基于事件序列与威胁地图的威胁检测等9大全新研究方向,并探索了“基于重要系统框架的多域协同风险防控安全参考架构”。这些成果在资产发现、威胁鉴定、跨域交换、数据融合、智能分析、态势管理等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4.创新性:
项目首创了区域综合发电企业多模态跨安全域多级态势协同防御系统,实现了南方电网、能源局、乌江态势感知系统的探针数据提取与多级联动。同时,首创了基于流量指纹鉴定和知识图谱的电力监控场景风险评估技术,突破了传统技术瓶颈,准确探查资产并评估风险。此外,还首创了电力监控场景多维网络威胁智能感知分析与决策方法,通过深度学习构建攻击行为模型,实现威胁的智能发现。
5.可推广性:
项目成果在乌江公司及下属发电企业得到了成功应用,显著提升了网络安全整体防护能力。其技术方法和经验可推广至其他区域发电企业,为电力行业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有价值的尝试和示范。
6.经济社会效益:
项目实现了数据治理、日常监测、通报预警、攻击分析监测、运营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理等多方面的安全收益。同时,优化了人员配置,提高了运营效率,减少了上级调度机构的考核,间接避免了大量经济损失。此外,项目的建设还在区域发电企业起到了良好的创新示范效应,对保障国家信息系统安全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7.推动行业进步:
项目成果通过学术会议、专利发明、软件著作权等多种形式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广。不仅提升了乌江公司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地位,也为整个电力行业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