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供热企业“一舱四维”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6

成果主要完成人

姜东平,王凯润,赵红涛,张家栋,杨涛,唐万超,温英卓

项目概况

传统供热企业面临数据资源整合力不足、智能决策支撑力薄弱、运营机制敏捷性欠缺、标准体系完备性滞后等难题,基于此难题,大发能源创新构建“一舱四维”管理。(一)2023年建成投运“管理驾驶舱”,该平台集成生产调度、营业收费、客户服务等五大系统,通过大数据融合技术实现:一是打破传统数据孤岛问题,构建跨业务数据中台;二是开发可视化分析模块,支持数据列表、趋势图等5类展示形式;三是建立智能报表系统,自动生成7张运营报表。(二)创新构建“状态监控-协同联动-反馈优化-协调发展”四维管理闭环体系,形成了“四维并进”运行机制。(1)状态监控:实现全网3.6万监测点数据秒级采集,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率达100%。依托创新项目,荣获6项软件著作权;(2)协同联动:构建“源-网-站-户”四级联动机制,形成“生产+服务+安全”一体化管控模式。创新管网运行维护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多色分级预警使故障率;(3)反馈优化:建立基于气象预测的负荷动态调节模型,开发换热站自寻优算法,实现能耗指标日分析、日报告、日优化。应用后水电热指标三项明显下降,项目获国家电投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及职工创新创新成果二等奖;(4)协调发展:首创“政-企-民”数据互联机制,与大连住建局平台对接0.4万户室温数据,打通了政府、企业、用户三网数据的融合。(三)“点线面体”多层次制度保障为“一舱四维”提供了支撑体系。(1)点状筑基:制定《生产调度平台运维管理办法》等7项制度,提升企业的基础管理;(2)线性衔接:建立五大系统接口标准,实现跨平台数据互通;(3)面状协同:形成2项企业标准机制,确立"生产-服务-安全"联动流程;(4)立体管控:创新构建了东北公司级的供热《企业标准体系框架及体系表》,形成了4层级、10类别的企业标准化框架。该体系已转化为多项重要实践成果:制定了《供热运行标准化管理手册》,团体标准《热力站建设标准》经中国城镇供热协会组织专家评审完成技术审查,即将填补了供热行业热力站建设标准的空白。 通过"一舱四维"管理创新,实现供热企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运行机制及制度保障转型。经测算每年减少能耗量29.63万吉焦,减少标准煤耗约1.0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2.68万吨,总减少成本约834万元。客户满意度提升至97.21%,为传统供热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