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多维数据联动的配电网智能台区管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2

成果主要完成人

郭强,胡翔,姚海燕,缪宇峰,张旭峰,张萍,徐越飞,吴小欢,陈世喆,董晏秀,崔金栋

项目概况

“十四五” 电力规划聚焦提升配电网智能化,力求实现 “可观、可测、可控、可调”。台区处于配电网末端,其运维效率与稳定性,直接左右居民和工商业用户的用电体验。当前,电力负荷攀升、分布式光伏不断接入,台区承受 “双碳” 与数字化转型双重压力,面临诸多难题:一是智能配电台区规划设计需兼顾多要素,难度显著增加;二是常规台区拓扑可观性差,多维多尺度数据整合分析棘手;三是大量设备接入易引发配变重过载,多类型负荷管理优化困难重重 。 由杭州电力设备制造公司牵头,联合国网余杭区供电公司等单位,以打造全环节智慧台区为目标,在以下3个方面实现了重点突破。 1.智能台区规划设计方面,创建了基于多维数据联动的配电网台区双层规划模型,设计了基于人工智能和无人机北斗精准测绘结合的配电网台区智能规划方案,显著提升了配电网台区规划设计的智能管理水平。 2.在智能台区运行控制上,提出了非完全监控下有源配电网状态分析模型与智能评估方法,构建以云边协同等为核心的数据监控体系,大幅提升了运行控制实时性与高效性。 3.在智能台区负荷优化管理中,构建了分布式光伏高密度接入的出力预测模型,设计非侵入式负荷精准分析策略,提出融合光伏、储能、充电桩的通用负荷管控方式,提升了配电网台区用电效能。 本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主持制定国家标准2项,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18篇,软著3件。2024年11月通过由潘德炉院士领衔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成果在多维数据联动的配电网智能台区规划、运行控制及负荷优化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同类研究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不仅在浙江、吉林、重庆等地实现大规模推广,同时在杭电制造等单位实现产业化。示范工程“杭州余杭西溪地区10kV环网室改造工程”入选国网2018年配电网百佳工程,余杭径山村“光储动态增容项目”被CCTV央视新闻频道等重点报道。近三年实现新增产值3.1亿元,新增利润6900万元,经济社会效益突出。

下一篇:

暂无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