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36#岸桥双改单优化升级方案的研究与应用

4

成果主要完成人

李靖逵,刘洋,刘进,张怀成,丁宁,李大胜,王天杰,原文宝,赵晓明,刘增坤,柳伟,满建成,冷晓宁,朱德平,宰相鹏,王超,马亦耕,姚树鹏

项目概况

研究背景:桥式起重机作为集装箱码头作业的核心设备,其运行效率与可靠性直接影响港口生产效能。Q036型双起升桥吊因频繁的机械与电气故障(如起升减速箱每2-3年大修、制动系统复杂且故障点多、电气驱动系统年故障率超6次)、高昂维修成本及安全隐患,严重制约码头作业安全与经济性。为此,提出将其改造为单起升桥吊,通过结构优化、电气升级及节能设计,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管理及技术难点: 1. 机械复杂性:原制动系统含4类16个制动器,检修空间狭小,动态检修困难;起升机构拆除涉及30吨减速箱吊装与精密重组,施工工艺复杂。 2. 电气系统升级:需将西门子Masterdrive驱动系统升级为Sinamics S120系列,实现多机构电压等级统一,并重构PLC控制逻辑与通讯协议。 3. 空间限制:受机房空间制约,需拆除冗余卷筒并保留单起升机构,同时确保改造后起升高度提升至47米(轨上)。 成果先进性:1. 结构优化:采用真空冶炼钢材锻造齿轮、剖分式支承座及模块化小车架设计,提升机械可靠性;起升高度增加2米,外伸距扩展1米,适应多样化作业需求。 2. 电气升级:Sinamics S120驱动系统支持永磁同步电机与Profinet通讯,控制精度提升30%,能耗降低20%,并集成安全限速(SLS)功能。 3. 节能降耗:单出绕组变压器使空载损耗减少40%,加绿色能源发电,年节电约470万元(按每月503小时作业算)。 创新性: 1. 双改单起升模式:全球首例通过拆除冗余机构实现单起升高效运行,系统复杂度降低50%,故障点减少70%。 2. 动态检修技术:设计可拆卸维修平台与液压缓冲装置,解决传统制动器动态检修难题。 3. 驱动冗余设计:起升驱动单元可互为备用,支持降容运行,保障极端工况下的作业连续性。 可推广性:该方案适用于双起升桥吊普遍存在的故障率高、能耗大等问题,尤其适用于老旧设备升级。改造后设备安全性、能效及适应性显著提升,且成本仅为新购设备的30%-40%,具备规模化推广价值,可拓展至港口、铁路货运等领域。 经济社会效益:1. 经济效益:年维修成本降低60%,能耗节约470万元,停机时间减少80%,投资回收期小于3年。 2. 社会效益:安全隐患降低90%,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年减少碳排放约120吨。 推动行业进步:为桥吊改造提供标准化技术路径,推动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