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型智能检修电源
39
完成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咸宁供电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J-2-***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何守胜、杨博文、彭梓元、王紫叶、沈 恒
项目概况
近年来,在电力施工或检修作业中,广泛使用移动检修电源为设备、仪器、灯具等提供便捷、可靠的电力支持。移动检修电源输出的稳定性和波形质量直接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使用,现场作业对其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移动检修电源的电能通常取自市电、柴油发电机等,在用电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使用便捷性差,接线取电过程需多人配合完成,电源设备占用面积大且笨重。二是用电安全性差,因传统的取电方式需长距离电线沿地面敷设,易出现机械伤害、触电风险,不符合安全要求。三是用电稳定性差,现有的移动检修电源箱缺乏电能状态检测,不能满足当前检修、测试工作的精细化、多样化需求,且现场失电时无电可用。
针对上述痛点,基于电力安全规程要求,提出研制储能型智能检修电源,从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破除现有问题。(1)开发充电保护自动断电技术,提高临时用电安全等级。(2)开发集群管理平台,实现电源远程监控调度,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高效。(3)设计模块化电能转化电路,满足多种类用电需求。并利用语言识别技术,实现多功能语音交互和非接触式控制,提高操作和控制的便捷性。该成果满足输、变、配电专业移动作业交、直流电源需求,提高临时用电安全性,提升作业效率与应急响应能力。
在经济与社会效益方面,成果能够提升电源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效率,从而降低了电力公司的运营成本和安全风险,预计仅一个市电力公司就能产生高达2000万元的经济效益。项目成果的推广将促进移动电源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高电源系统的普及程度,推动行业向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可推广性方面,该成果设计符合行业标准和安全需求,在不同领域具备可应用性。技术先进、性能稳定,适用性广泛。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可持续能源的需求增加,本项目成果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推广应用。
该成果在技术创新、效率优化、安全保障及标准化推进等多个维度均展现出了显著的先进性,将促进电力行业在标准化建设、推动电力设备智能化发展,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