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泥泵智能感知技术
42
完成单位: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J-1-***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李晓燕、韦杏静、李 里、董恒瑞、荣建国、赵锦荣、刘 静、黄旭鑫、许向东、刘 凡
项目概况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迎来质的飞跃,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焦点,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智能化在船舶装备、操作施工、效率提升等领域存在着巨大潜力,船舶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船舶行业发展趋势。根据《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战略要求,也已经开始了船舶智能化的顶层设计与研究工作。2017年全球首艘智能商船38800吨智能散货船“大智”轮在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正式发布,标志着智能船舶已经正式开始投入使用。
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机,为疏浚行业注入人工智能和信息化的强劲力量,培育和发展智能疏浚技术体系,推动新一代疏浚技术及装备研制与应用,解决智能疏浚的系列关键技术难题,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推动疏浚行业的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进而提高中国疏浚力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目前,国内的疏浚装备智能化水平较低,且针对疏浚船舶智能化技术研究和应用能力较为薄弱。培育和发展智能疏浚技术体系是支撑中国疏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疏浚船舶智能化升级,提升疏浚作业效益是疏浚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本项目研,创新性地基于泥泵智能传感器布设研究,建立了泥泵状态监测与诊断分析系统,实现了对泥泵关键设备的实时监测、异常报警和初步故障诊断功能。建立了监测数据与数据库数据自动识别分析算法模型,制定适合泥泵运行状态诊断的判别标准。运用状态监测泥泵的方法,通过对泵轴封密封性、泥泵泵体检测、轴振动检测、泥泵叶轮磨损程度感知,给出了泥泵状态、叶轮磨损程度与更换建议,为泥泵运维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实施,实现了疏浚船舶的智能化升级,不仅能有效提升其疏浚效益,也为提高我国疏浚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疏浚船舶不仅能有效降低疏浚作业能耗、提高施工效率,也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对打破外国技术垄断,提高智能疏浚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中国疏浚行业进军国际市场,在更高的平台和水准上和国际疏浚强国展开竞争,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中国疏浚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使中国借助智能技术发展成为疏浚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