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井下小修作业自动推送管装置

2

成果主要完成人

杨希军,柴寿春,王春祥,陈吉森,刘垚,刘泳江,赵东,崔世广,易春飚,崔海亮

项目概况

研究背景: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的进步,修井作业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各油田修井作业自动化装置所占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但小修自动排管技术仍不成熟,场地排管作业对人工依赖性较高,场地工不仅需要遥控操作猫道,还需手动排列管杆,劳动强度依旧很大。现有自动排管装置,如码垛式管排架、龙门式排管装置等,成本高、结构复杂、效率较低、占地面积大,往往占用2~3台运输车辆,不利于修井作业转场运输和现场安装。急需研发安装便捷、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自动排管装置。 技术难点:需解决现有修井自动排管装置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安装摆放时间长,成本较高,管杆输送、提放、上卸扣等技术相对不完整连贯等问题,修井自动化作业现场仍依靠场地工进行手动排列管杆现状。 先进性、创新性、可推广性: 该小修自动化排管装置,与举升机集成撬装,移管机通过托管爪托起管杆在油管导轨上平移运行,实现管杆横向输送。升降机通过托臂完成对移管机的托起和下放工作,实现管杆多层排列。上料机通过机械抓手实现管杆从移管机往复至举升机。举升机与动力底座撬为快拆式连接,通过吊车配合掉头,可实现双方位输送、排列管杆。 该成果由移管机、升降机、上料机、举升机、动力底座创新集成,与动力底座撬为快拆式连接,通过掉头动力底座撬,实现双方位输送、排列管杆。 该装置集成撬装,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搬安便捷,适应性强,可在小修自动化作业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经济社会效益:该小修自动化排管装置,使用一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集成撬装,占地面积小,搬迁安装便捷,环保性能好,现场适应性强可双方位排列输送管杆,实现了管杆自动排列、输送,成本较低的同时大幅降低场地工劳动强度与安全风险,改变修井作业“苦、累、差”的作业环境。 推动行业进步:该装置结构简单,既能与小修自动化装备配套使用,也能与机械化装置配套使用,适合石油行业井下小修施工搬迁频繁现状,推动小修作业自动化向“数智化”迈进。

下一篇:

暂无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