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铁路设备多专业立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
完成单位:邯黄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5-G-2-144
登记年份:2025
发布时间:2025-07-22
成果主要完成人
商霖,姜建民,左松松,赵晋生,盛娜,李卓竟,耿玮怡,贾锟铭
项目概况
目前,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交通运输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升级,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不断完善,为构建跨专业集中运维体系提供了政策指导和标准化依据。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企业也在不断深化信息化改革。然而,在地方铁路设备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以人工管理为主、信息管理为辅的问题,导致管理效率不高。为了实现地方铁路设备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管理,必须推进地方铁路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改革。在此背景下,邯黄公司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率先在地方铁路领域构建了一套集生产运营、成本量化分析与物资设备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平台,旨在树立全国地方铁路信息化设备管理的崭新标杆。
邯黄公司以地方货运铁路为试点,通过构建生产运营、成本量化与设备管理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了设备管理领域的创新突破。该成果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支撑,构建了涵盖设备管理、设备智能运维、设备采购(成本量化体系)等功能模块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了设备从需求提出、采购、存储、使用、维修到报废处置的全流程统一调度与数字化管理。通过精益管理工具方法,推动了设备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显著提升了设备采购节资率、库存周转率、设备检修效率及综合利用率。同时,建立了跨专业、跨部门的联合作业流程和绩效考核与持续改进体系,形成了高效协同的管理机制,为地方货运铁路的高效运营和区域物流成本降低提供了有力支撑。
邯黄铁路通过地方铁路设备多专业立体化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开创了设备精细管控、业务协同、数据互联的新模式,跨部门协同效率提升40%以上,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使设备综合利用率提升25%,库存周转率提高35%,设备故障响应时间缩短60%,采购计划准确率提升至92%。AI驱动的智能运维系统将设备预防性维护覆盖率提升至85%,非计划停机率下降45%。通过设备管理创新,将技术应用、制度优化与全员参与相结合,实现了维修成本节约、生产效率提升、风险控制强化等多重经济效益,预计每年创造间接经济效益约800万元。
此项设备管理创新体系不仅提升了设备管理的效率和稳定性,还为降低社会综合物流成本、优化现代化物流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创新实践为地方铁路设备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企业在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中提升竞争力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