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天然气管道多源智能监测与协同预警技术体系构建

2

成果主要完成人

陆阳,唐万斌,林浩,张国强,袁磊,康思佳,柳静达,马福峰,延旭博,鲁超

项目概况

天然气管道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在运行管理中,主要面临第三方施工破坏(机械破坏、应力损伤)、临防腐层破损、腐蚀控制失效、地质灾害等风险。随着管网运行年限增加,各类缺陷暴露,风险等级提高。因此,针对天然气管道运行中面临的风险和问题,构建天然气管道多源智能监测与协同预警技术体系十分必要。 当天天然气管道风险管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天然气管道分布广泛,周边第三方施工频率高,监测范围庞大。管道巡线工应每日至少沿管道巡检1次,对管网运行单位的人力投入要求较高。 (2)传统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巡检或单一监控设备,缺乏实时性和准确性,无法满足当前复杂多变的场景需求。特别是在暴雨、暴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巡检人员的视线受阻,行动不便,难以对管道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查。同时,恶劣天气可能导致道路泥泞、交通中断,影响巡检人员的出行和到达现场的时间。对于穿越山区、河流、沙漠等复杂地形的管道,人工巡检难度较大。 (3)隐蔽风险发现难。由于管道敷设在地下,仅通过定期的巡检,只能保证管道上方没有违章占压和构建物的形成,无法对管道的腐蚀情况、焊缝有效性、应力情况等进行检查。特别是服役中后期的管道,其安全风险大幅提高。 (4)机械设备的行为特征较为复杂,既有的监测手段难以对机械入侵行为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分析。特别是机械设备的动作识别,是对管道保护区域内第三方施工破坏快速响应的关键。 为解决上述问题,课题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开发了一种综合监控杆体,融合AI视频监控、边缘计算、腐蚀控制、气象站等功能模块,实现统一的供电、通讯、存储;软件方面,开发了管道智能监测预警平台,基于多源监测数据融合,构建管道安全知识图谱,实现管道隐患管理、综合监测以及与各相关系统协同联动。通过上述工作,实现对管道状态的多源智能监测与协同预警。 本课题研究内容经查新机构查新,在国内未见文献报道,具备先进性、独创性。在项目实施中,通过对目标检测和目标跟踪算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种监控视频优化编码方法及系统,并取得发明专利。 本项目成果减轻了管道巡检的工作量,提高了巡检效率,节约了人工巡检的车辆费用、人工成本。成果经试点验证,效果良好,已在公司内、外开展推广。相关设备可模块化生产,在各类油气管道均可应用,成熟可靠,具备良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