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站点电力物联网蓄电池安全运维管理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
167
完成单位: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克州供电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4-G-2-004
登记年份:2024
发布时间:2024-07-17
成果主要完成人
石 成、王昭成、高玖生、王 令、刘耀元、程海贝
项目概况
1.研究背景:电网所辖厂站众多,通信电源作为通信系统的重要支撑力量,是整个通信系统的“大心脏”。
目前通信电源蓄电池无法发挥厂家承诺的浮充最佳性能(设计寿命),而且也没有有效可行的维护手段;对电池性能可视化监控也不健全,缺乏内阻监控及负极极柱的温度监控;即便有的站点已经建设了蓄电池监控系统,也是一个类似动环监控的封闭式构架的系统,且监控获得的数据需要专业人员通过人工方式对电池状态进行分析判断,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专业人员匮乏配置不到位是常态。
2.管理技术难点:研究历时2年时间,应用3年,涉及电气、物联网、电子与计算机、通信等多个学科交叉问题,跨度大;涉及产学研用4家单位15余名人员参与,投入大;涉及理论研究、技术研发、样机研制、调试与应用,难度大;覆盖多省20个地市、 应用30台智能维护设备柜,规模大。
3.成果的先进性、创新性、可推广性:通过蓄电池效能保障模块输出的电流型复合谐波脉冲,解决了蓄电池长期浮充所引起的疏化问题,提升了故障自治能力;通过蓄电池效能保障模块的设置,解决了设备检测电源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蓄电池的安全可靠性;构建了通信站点电力物联网电池安全运维管理决策系统,实现对电力蓄电池的高效运维管理,提升蓄电洲精益化运维管理能力。
4.经济社会效益:首先,本项目将有效提高通信站点电力物联网的蓄电池使用效率和寿命,降低通信站
点运维成本。通过远程控制蓄电池修复,减少了蓄电池的消耗,从而降低了通信站点的运维成本。同时,通过提高蓄电池的使用效率和寿命,降低了通信站点更换蓄电池的频率,从而节省了更换蓄电池的成本。其次,通信站点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正常运行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确保通信站点电力物联网的稳定运行,提高通信站点的抗风险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助于保障国家和社会安全。
5.推动行业进步:采用先进的远程控制技术和电力物联网技术 ,对通信站点蓄电池进行安全运维管理,有助于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高我国在电力物联网领域的技术水平。同时,本项目还将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通过减少通信站点蓄电池的消耗和更换频率,减少废旧蓄电池的数量和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