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智能高效收排线系统

6

成果主要完成人

蔡红兵,缪兵,徐魏魏,吴祝军,陆权福,徐金田,张炎兵,张志强,张缪鑫,黄正宇

项目概况

1、成果简介(重点从研究背景、管理或技术难点、成果先进性、创新性、可推广性、经济社会效益、推动行业进步等方面进行表述,不超过800个汉字) 研发背景 传统电力电缆和光缆行业收线装置均为龙门式收线,该装置属于半自动化设备。排线完全依靠人员干预,实现线缆的手动排线。排线效果取决于操作人员对龙门操作的熟练度和收线经验,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性较高。排线过程中经常发生排线导轮打滑,导致排线发生爬坡,影响了整体的排线效果。 研发项目技术难点 为提升线缆排线整体效果,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需要对现有的结构进行研发升级,研发技术难点:1:解决排线换向角度过小导致的线缆爬坡,换向角度过大导致的排线塌陷。 2:解决线缆外径发生变化导致的排线不整齐。线缆外径变小排线容易夹线,线缆外径变大线缆容易发生爬坡。3:线缆定长到达后需要降速换盘,线缆外径容易发生突变影响产品质量。 先进性、创新性 1:传统龙门的机械结构改为桁架结构,通过排线臂的移动,取代传统龙门机架移动式的排线。由于排线臂采用高强度的航空铝型材,自身重量较轻能够实现灵活换向。 2:伺服电机驱动精密滚珠丝杆传动,结合伺服电机自身绝对值编码器检测,能够实现排线器的精准位置控制。 3:桁架夹紧装置设计时带盘具校正功能,对不规则的盘具在上盘收线时做简易校正。线缆穿过排线臂时用三组导轮进行上下固定,导轮可根据线缆外径进行升缩调节,满足不同规格线缆的定位。减少线缆抖动造成的排线不齐。 经济社会效益 苏北光缆厂已完成了19套自动排线装置的测试,进行了普通单铠、双护套、ADSS等三大类产品,20多种规格型号的光缆产品测试,排线效果均满足客户指标要求。该研发成果提升了设备智能化水平,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设备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线缆行业可复制推广运用。 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高效智能收排线系统的研发投入,苏北光缆厂19条护套生产线可节约30人收线工人,每年降低人工成本260万元。 光缆测试产品主要规格 产品规格 产品外径(mm)生产速度m/min 换盘速度m/min 普通单铠 8.5-14 60 60 双护套 12-16 45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