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巡视终端的运维生产模式管理变革
172
完成单位: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供电局、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安供电局
登记编号:CAPE-CXCG-2024-G-1-031
登记年份:2024
发布时间:2024-07-17
成果主要完成人
王 磊、张礼波、白加林、陈 刚、何进锋、付同福、张建行、宁 楠、晏丽丽、黄 力
项目概况
本项目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变电二次专业现场运维工作,是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数字孪生的前瞻式关键技术研究。
成果背景:目前数字化变电站二次设备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二次设备之间的电缆回路由光纤回路所替代,但是信息流并未简化反而变得更加复杂,物理与逻辑之间的割裂,使得二次设备之间的回路抽象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设备信息可视化及关联性展示程度不高、屏柜接线核查耗时长效率低。
主要技术内容:成果研制一套完整的针对二次设备信息标准化的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及配套平台终端,实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可视化建模,直观展示智能站内所有二次虚回路的构成及过程层网络的物理光纤链路以及命名标识情况。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技术,对现场二次屏柜端子排接线的图像进行识别,结合变电站的业务场景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识别算法,并与模型中对应屏柜的回路建模接线信息进行对比,进行图实一致核查,自动生成核查报告。
本成果所涉及的技术成果通过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组织的新技术成果鉴定,结论是“国际先进”。
本项目关键技术:
1)二次设备信息模型虚实端子全景可视化技术;
2)基于移动终端的二次系统信息标准化智能运维方案;
3)基于图像识别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二次接线图实自动校核及辨识技术。
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在在运变电站建成15座示范建模工程应用,实现了示范站点区域内,二次端子接线自动辨识及制表且正确率不低于99%、二次端子接线图实一致性自动检核且正确率不低于95%;系统整体可用率100%。
申请发明专利16项(已授权12项),发表EI论文2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篇,出版专著1部,取得软件著作权4项,形成南方电网企业标准1项。
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产品已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进入贵州电网新产品应用目录并上架南网商城。 在六盘水供电局、贵安供电局、安顺供电局开展推广应用,共计15座220kV及以上变电站、21座110kV变电站应用,本成果应用于变电站二次设备的间隔验收、定期检验及日常维护工作,平均每项检验工作可缩短停电时间1至3小时。自成果应用以来共计创造经济价值1041.2万元。
推动行业进步:本科技项目目标市场为电力系统变电二次专业现场运维。本成果先后获得第六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全国职工技术创新二等奖、中电联2021年十佳论文、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贵州赛区二等奖及全国总决赛优胜奖、六盘水市科技创新一等奖等科技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