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AI、定位、视频,实现火力发电厂安全管控数字化和智慧化
267
完成单位: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西安热电厂、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4-J-2-***
登记年份:2024
发布时间:2024-07-17
成果主要完成人
王润兴、陈锁宏、杨远航、王 平、端木繁州、王 超、孟祥华、方牧青
项目概况
随着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深入融合于工业生产,许多发电企业都将视频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用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控,实现安全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传统的发电机组,生产现场人员包括检修、运行及各级管理人员等,人员行为规范管理、监督成为重要的安全管理职责。这些数字化新技术一开始应用,不少企业切实感受到新技术的便利性,可以随时查看各个生产区域的安全施工情况,以及人员位置情况,较以往人盯人的安全管控方便了许多。但随着这些企业应用时间延续,这种方式的安全管理逐渐暴露出许多的问题:
(1)视频和定位仅是简单的增加了两套系统,相互孤立,根本无法达到及时发现,快速定位,快速预警以及快速干预和有效管控的作用,反而增加了企业员工的维护量。
(2)单一实现视频和定位采集,两类信息彼此独立,互为孤岛,无法达到智能综合判断,所起到的作用仅限于事后过程追忆。而往往一个事件追忆会涉及多个临控点,事件追溯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甚至结果事倍功半。
(3)人员换卡、丢卡、弃卡等问题让监控手段致盲,给安全管理人员造成误导等,可谓是监控手段失去其监控作用的致命漏洞。
以上仅罗列出传统的人员定位和视频监控带来的致命痛点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在部署以上系统的火电厂出现外来施工人员借卡、弃卡造成人员伤亡事件在三起以上。安全管理没有万一,任何漏洞都可以带来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甚至造成人身安全。
如何更好的将最新技术在电厂数字化安全管控领域应用,以“技防”手段代替“人防”,进一步提升火电厂的安全管理水平和管控效率,防患于未然,让不安全因素在萌芽状态就被快速发现、定位和制止,是所有发电企业最关注,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本企业提出“基于AI的定位、视频融合”并通过部署和实践, 通过身形识别门禁技术、UWB定位技术+AI视觉识别定位技术、AI识别行为分析技术、数字孪生可视化技术、全方位自动报警设计、高性能架构设计等技术融合,保证了安全管理中“人证一致”、“人员违章自动识别预警、统计及管控”、 环境风险自动识别预警、外来人员全程智能管控、人员轨迹跨摄像头自动跟踪、“AI分析大模型,扩展可人机对话”、实现多层次可交互消息送达等安全管控中迫切需求,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安全管理中的“人力成本高”“不安全问题发现难”“取证慢”“外来人员换卡混入”等重大难题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