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域铁路S1线智慧客服中心的应用和实践
151
完成单位:浙江省幸福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申浙数智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4-G-2-114
登记年份:2024
发布时间:2024-07-17
成果主要完成人
唐明辉、严 冬、申晓旭、黄锦涛、孙 策、丁小平、陈景霞、詹晨晨
项目概况
1、研究背景:为顺应数字化改革和两化融合的时代发展潮流,全面推进轨道交通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幸福轨道公司结合内外部背景调查、研究自助化可行性,确定创新改革思路和方向,最终决定构建集票务处理、智能交互、智慧便民服务为一体的无人化智慧客服中心。
2、 管理技术难点:传统客服中心存在现场服务手段单一、服务内容简单、工作效率不高等弊端。车站医药箱、便民雨伞等服务设备设施分布零散,不利于车站集中化管理和便捷化使用;员工综合素质、业务知识和服务能力差异,导致整体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员工在岗不便随身携带导航、手机等智能设备,处理乘客查询服务时间较长,现场服务体验效果差。
3、成果先进性:立足“智慧服务、智能管理”,智慧客服中心集成10项票务处理功能和20项服务举措,结合不同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创新现场服务模式,实现车站由“1对1”服务向“1对4”服务模式转型,对配置人员的整合优化和扶梯客伤起到有效预防。
4、创新性:具备智能化、自助化、多功能、关注特殊群体、服务提质增效五个创新亮点。自主研发智慧客服外观设计、设备定制及逻辑算法,2023年11月,智慧客服中心获国家级“开放式智能客服工作台”外观设计专利。
5、 可推广性:智慧客服中心具备可复制性和规模化推广应用的价值。该智慧客服投用后,快速吸引省内外多家兄弟单位及政府主管单位的关注,若推广到全省,甚至全国轨道交通行业中应用,将创造更多价值。
6、经济社会效益:实施“机器换人”,推动公司“运营”向“经营”转型。第一阶段已投用的9座智慧客服中心,可转岗减员36人,每年节约人力成本447万;第二阶段完成剩余12座老式智慧客服中心的全部改造。预计每年将节约人力成本1042.44万元,3年覆盖建设成本。设备寿命按10年计算,收益期将达到7年7297.08万,为企业和政府带来真正实惠。
7、 推动行业进步:通过深度挖掘服务数据,精准分析乘客出行服务需求侧重点。推动行业服务数字化、运营经营化、管理数据化,为全国轨道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降本增效提供案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