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航运碳排放实测创新技术

107

成果主要完成人

谭新星、王德华、王 靖、孙 琦、史绍辉

项目概况

研究背景 伴随中国做出3060双碳承诺,中国航运面临着减碳及国际碳管理方面的处处受限。例如IMO提出针对在用船舶进行碳强度指标评级(简称“CII”),船舶能效管理(简称“EEXI”),碳边界调整机制(简称“CBAM”)等。 管理难点 目前中国航运使用的碳数据申报方式主要为计算法,这对于未来航运碳申报碳核查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争议风险。其中对于船东、船员在航行中会产生较多的额外工作量,且由于核查标准不统一,容易产生申报及核查争议。如错误申报或无效申报,极易导致发生扣船,罚款,甚至冲突等潜在风险。 因此航运碳数据精准有效、公允性是目前国际航线船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航运急需掌握符合国际标准碳实测方法获取的航运碳排放关键数据,为进一步提高航运能效水平,减少碳排放总量作出重要支撑。 成果先进性、创新性、推广性及经济效益 实测成果具有推动航运领域的技术进步和精细化管理,并具有较强的行业示范性及市场推广性,可为国家航运发展及船公司提供专业的技术保障及服务外,还可为其他同行业公司提供相应的市场化服务,实测成果主要示范效果为: 1、布局航运节能降耗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1)降碳航运碳税成本10%-30% (2)实测综合技术对船舶能效提升,实现2%-5%能耗降低 (3)建立更为精准的能效综合管理标准化技术。通过燃料品质,燃料燃烧后转化的尾气高精度检测,可以建立一套闭环的能效管控手段,可在多个方面带来经济效益。 2、市场容量。 本项目除了为集团自有船队提供保障及服务外,可向全球航运市场进行推广及覆盖,可覆盖全球主要航运船队。同时,可为政府管理部门,国际标准机构,国际海事组织提供数据服务,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容量。 3经济效益。 (1)欧盟航线船舶实测数据可有效节省碳稅10%-30%,节省年度碳稅成本150万-450万/船; (2)实测系统,碳数据报告软件直接输出,减少核查风险及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