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生物质燃料数字化全过程管控的研究与应用

124

成果主要完成人

安 升、李廉明、吴月胜、卓晓龙、邸立伟、金 昱、郑稚凯、宋宇翔

项目概况

燃烧生物质燃料的新能源电厂都存在燃烧生物质燃料庞大的问题,给生物质燃料采购带来巨大压力,然而生物质燃料的容易人为掺杂等情况,所以生物质燃料验收过程较为复杂。以企业为例2023年收料31万余吨,收料支出1.038亿元。金义生物质热电又是新投产电厂,企业内部管理化水平比较薄弱,亟需一套基于生物燃料全方位管理的软件平台,通过平台打通燃料上下游,依托数据洞察业务异动,提高风险抵抗能力。 管理技术难点:生物质燃料数量庞大流转过程中人为干扰因素较多,生物质燃料流转环节较多接触人员多,管理难度大。 成果先进性、创新性: (1)通过移动端作业预约实现智慧排产。 (2)通过物联网、大数据、视频识别技术,提升磅房智慧水平。 (3)利用视频技术,实现了作业过程可复盘可追溯。 (4)跨生态和平台,实现燃料全链条管理。 (5)利用条码、物联网技术,实现盲检和物数对接。 (6)引入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提高作业自动化程度,技术赋能企业。 可推广性:本平台基于SAAS架构模式,云部署,软件功能和管理模式适合电厂生物质燃料全链条的管理需求,满足集团-电厂分级管控需求,目前硬件、平台、安全策略已部署,企业基本信息已配置,环能内部电厂无需投入平台费用,满足推广条件; 该项目在经济社会效益、推动行业进步上: 降低管理成本:通过跨平台技术,实现了集团内部、企业内部、企业外部多生态信息无缝交流,打通了多方沟通壁垒,提高沟通质量,降低管理成本; 规范化作业标准,提升燃料管理水平:项目实施后,依托平台功能,规范磅房、初检、取样、检验等关键环节作业标准及规范,显著提升企业燃料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全面提升企业燃料管理水平。 借助燃料管理平台,将现场监控、扫码枪、车号识别、移动终端、执法仪、化验等离散的废旧设备加以整合,借助物联网手段,实现硬件最优化调配,既降低了硬件投入成本,又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科学的算法和先进的分析模型,推进燃料管理智慧化发展,数字赋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