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物编码加速配电网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
167
完成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登记编号:-
登记年份:2021
发布时间:2021-06-25
成果主要完成人
晏小卉、饶 毅、罗林欢、童 锐、郝方舟、孙奇珍、王德辉、段宜廷、刘莲莲、张 雨、唐晓波
项目概况
一、整体思路
聚焦于数字配电网的核心即资产数据、业务数据、运行数据的统一、规范,建立唯一的实物编码逻辑替代现有各类信息系统的自定义编码,将统一物联网平台进行作为系统架构基础。最后利用数字化技术打破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之间的壁垒,重构业务模型,建立透明、高效、准确、精简的资产管理模式。
二、主要技术创新做法
(一)唯一实物编码
重新定义了赋予用于识别实物、关联信息系统的预制设备身份证编码即实物编码,用于存储核心数据信息,归集设备投运前的全业务流程信息和资产数据信息,下图实物编码的逻辑信息,共包括公司代码、子控制区代码、采购序列号、系统校验码、设备资产统一分类目录代码、资产状态标识共六类数据信息,同时针对不同的物资类型分别关联至资产类别定义,避免后期数据的的重复录入和不匹配。
(二)统一物联网平台下的授码中心
授码中心依附于统一物联网平台,涉及业务端的用户层、作业端的终端层、系统端的应用层,通过SOA平台整合数据层。在物理世界,选用二维码作为广州供电局配电网资产管理实物编码的载体。设备供应商在制造时一并刻录二维码,并伴随设备直至退役报废。
(三)物理-数字世界映射业务优化
重构电子化移交流程,开发应用现场作业APP(广州供电局命名为基建宝),该APP可接收并推送工程系统、资产系统的作业信息,将其嵌入值现场施工作业和电子化移交的业务流程中,实现信息系统、人员、现场作业的深度融合。
(四)智能运检体系
利用智能型带电检测装置、现场作业APP,实现设备资产运行数据自动采集、上送、分析、决策,完全无需人工手动记录,大幅提升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风险研判准确性。
三、效益及可推广性
实现了配电网设备的资产数据、业务数据、运行数据透明可视,且数据同源,规范、完整的数据描绘了配电网设备在数字孪生电网中的清晰画像,支撑了资产管理者能够以更立体、更纵深的视角去观察、分析配电网资产在全生命周期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支撑精益管理的改善、卓越。同时,电子化移交流程运行效率答复提升53.4%,智能运检节约5240工时/年,在企业效能方面有显著提升。经济性方面,可每年为广州供电局节约7192万元外委投入和停电损失费用。
本创新成果是基于数字化技术主流技术体系实现的,已进入常态化应用阶段,在电网公司等其他重资产企业具有广阔的推广价值。